鐘子期墓位于新農(nóng)馬鞍山南麓的鳳凰嘴上。有“楚隱賢鐘子期墓”殘碑1座,系光緒十五年(1889)所立。1980年重修舊墓,墓高1.3米,直徑4.7米,依山傍水,矮山護冢。1987年,又按原碑文重新立碑,碑高1.5米,寬0.7米,并筑有知音亭。鐘子期系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人,在民間流傳有“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動人傳說。
臨嶂古城位于蔡甸區(qū)臨嶂山,時代為西晉。西晉永嘉六年(312年),荊州刺史陶侃筑城于此,為江夏郡治所。后江夏郡遷夏口,為沌陽縣治所。南宋咸淳時,曾是德安府所在地�,F(xiàn)存夯土城垣約長50米,寬1~3米,殘高1~2米。1983年,臨嶂古城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彭信儒墓位于蔡甸區(qū)蔡甸街道辦事處彭家山村大灣西,年代為1930年。彭信儒(1908—1930),湖北漢陽彭家山人。1926年參加革命,曾任中共漢口市行動委員會委員。1930年9月被敵人以“共黨武漢行動委員會領(lǐng)導(dǎo)分子圖謀暴-動-”為由,殺害于武昌閱馬場。1984年由漢陽縣人民政府立碑紀念,上刻“中國共產(chǎn)黨漢口市行動委員會委員彭信儒烈士之墓”。
馬鞍山墓群位于蔡甸區(qū)蔡甸街道辦事處馬鞍村一組官鵬嘴,年代為南朝。暴露出多座磚室墓。其中一個墓道里出土了五件陶、瓷碗等南朝時期的文物。
蔡甸城頭山遺址位于蔡甸區(qū)蔡甸街道辦事處城頭村城頭山,年代為東周。山上山下均有暴露遺物。采集有筒、板瓦、陶片等戰(zhàn)國時期的遺物。
閔家嘴墓群位于蔡甸區(qū)蔡甸街道辦事處紅光村四組閔家嘴,年代為唐。2005年春,村民閔某蓋房挖墻基時在地下發(fā)現(xiàn)青磚、銅壺等,立即報告文物部門。后經(jīng)清理發(fā)掘,出土了金鐲、銀碗、瓷碗、壺、銅罐、錢等唐代文物。2011年,閔家嘴墓群被列為蔡甸區(qū)第一批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