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鐘位于丹陽市人民公園內(nèi),該鐘鑄于唐代中和(883年)三年。原懸掛于丹陽市西門朝陽寺寺內(nèi),寺早毀,現(xiàn)移置于人民公園內(nèi),1983年建鐘亭保護(hù)。鐘高1.95米,侈口徑1.41米,厚0.11米。截面為圓形,唇六曲,口沿鑄以寬部,鐘體表黑綠色,分三段澆鑄的痕跡仍清晰可見。凸弦紋和豎向線條將鐘體劃分成八部分,腰箍上下各四,鐘紐為相背連體雙龍。即傳說中所謂龍之第五子蒲牢的形象,鐘銘文記載了丹陽朝陽寺銅鐘于唐中和三平由信女五十四娘捐資首鑄造,重約5500斤,現(xiàn)經(jīng)測3012.5公斤。
該銅鐘是全國極少數(shù)存在的唐代銅鐘,而且體量巨大,紋飾優(yōu)美,具有重要的歷史價(ji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