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定舊城區(qū)西南隅,有一處在北方地區(qū)很不多見的建筑:房屋高大,“封火墻”隨墻脊階梯式的高出,房基和柱石也比通常房屋高,看上去敞亮明快,氣魄壯觀,具有明顯的江淮建筑風(fēng)格,這就是清同治九年(1870年)李鴻章奉旨率淮軍至保定,接替曾國藩任直隸總督后,于此建的淮軍公所。
同時,還為其在南京鎮(zhèn)壓太平天國而陣亡的將士建了昭忠祠和祭場。李鴻章死后,將昭忠祠改為李鴻章祠堂。該祠堂建筑東西寬115米,南北長120米,占地約25畝,有四個高大的院落,二進(jìn)院內(nèi)是由原來的祭場改建的戲樓,造型別致,基本上保留著原來的風(fēng)貌。昭忠祠正堂的四周墻上及兩廡壁間,都嵌有刻石,記載淮軍的“功績”和“烈士”的事跡,是研究淮軍的珍貴資料。
2013年5月,淮軍公所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
延伸閱讀:
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闂佺懓鐡ㄩ崹濂搞€呴敂鐣岀懝婵炴垶顕ч敓锟� |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