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福故居
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劉永�;貒螅没剜l(xiāng)省親掃墓之機,在故地那良大坡村(中越邊境)選地擇吉日興建住宅,經過一年多的施工,住宅于光緒十四年(1888年)冬竣工落成。
房屋占地面積約659.75平方米,建筑面積602.86平方米。坐東北向西南。房屋寬32.5米,進深20.3米,兩層磚瓦結構。共十二間,分上下座,上下座中央為廳,廳中央橫梁左右刻有正楷:“全家吉慶”“金玉滿堂”八個大字。上下座之間中央為天井,天井兩則樓附房。
同年十一月,劉永福返欽州,購得板桂街莫姓舊宅,籌建晚年住宅“三宣堂”,決定于欽州定居,那良所建之房屋作為回鄉(xiāng)省親掃墓臨時住所。清光緒二十二年(1897年)春,劉永福返那良省親掃墓暫住后,返欽州(其母陳氏二品夫人之墓座落于那良鎮(zhèn)樓村虎龍嶺)。光緒十七年(1891年)在欽州營建公館,命名為“三宣堂”,以紀念他援越抗法的光榮歷史。
劉永福那良故居現(xiàn)為縣級(原防城各族自治縣)文物保護單位。
保護范圍:北面以故居排水溝為界,西面以故居附屬建筑墻基為界,東面以故居附屬建筑墻基外延3.5米至水泥路邊,南面以故居走廊外延6.8米至水泥路。
建設控制地帶:東、西、北三面與保護范圍同界,南面以保護范圍線為基線外延30.2米至荷塘邊。
劉永福(1837~1917),原名業(yè),又名義,字淵亭。廣東欽州(今屬廣西)防城古森洞小峰鄉(xiāng)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隨父母遷往廣西上思直隸廳(今上思縣)務農。咸豐二年(1852)在左江航線上當船工,工余隨父叔學習拳棒。不久父母雙亡,遂以打柴捕魚為生。咸豐七年,約同鄉(xiāng)鄧阿富等六人,參加了廣西天地會農民起義軍,在歸順(今靖西)活動。同治三年(1864)太平天國…… 劉永福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