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云亭
錦云亭位于城西翠帷山(大埔山)后,始稱“后山亭”、“后門亭”,建于唐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宋制,縣城劃分十五坊,因晝錦、登云二坊合建而取名。亭宇座東南朝西北,宏偉壯麗。歷經(jīng)千年,時有修葺。民國二十三年(1944),巍峨殿宇,毀于兵燹。1985年6月,城關吳錫全、張清乾、陳連光、嚴積湯、陳義森、傅茂琳、于占清、羅銀俤、詹孝書、張河全、毛承秋等11人,傾襄復建。
1986年9月19日殿宇落成,為“品”字形,重檐歇山頂建筑,飛檐翹角,畫棟雕鳳。中殿為靈巖殿,祀馬氏(中為馬氏,左為趙氏,右為李氏)三仙神像,左殿為靈巖閣,祀觀世音白衣大士,右殿為靈巖宮,祀神農(nóng)帝主五谷真仙。各殿前附設四方壇亭。中殿下為天井(112平方米),種有名花異草,絢麗多姿,四季花草,爭奇斗艷。前為露埕和山門,山門外獨豎一老松,形如華蓋。
左殿左側兩廂房,為餐廳、廚房和宿舍,樓下為停車場。整個殿宇占地一千多平方米,巍峨壯觀,富麗堂皇。錦云亭山座鳳形,氣勢磅礴,風光奇特,景致幽雅。亭后有鳳髻石,如林擎天,腳下有鳳嘴巖,懸崖百仞。亭前遙望,百峰嶙峋,千笏朝凰,蒼松翠柏,碧海云天。
從城關埔山路上錦云亭,有1.5公里傍山公路可達,也有800多級石階蜿蜒而上。沿途還有眾多形狀各異的亭臺樓閣:有山門亭、錦云壹亭(排亭)、錦云二亭(扇亭)、飛甘亭(方亭)、靜觀亭(雙層樓亭)、積德亭(六角亭)、鳳嘴亭(圍欄亭)、門亭(路亭)。飛甘亭左側有美麗壯觀的靈源院。山上還有“仙人足印”、“仙人山字形”、“金鱗古洞”、“石鏡”等諸多景點。是健身登山,信士進香,游客觀光、休閑娛樂的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