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寺坬石窟位于白界鄉(xiāng)陳家溝村北400米處的石寺坬半山坡上。石窟現(xiàn)存一窟,始建北魏,占地面積約2~3平方米,坐西南面東北?咂矫娉史叫危巾斘⒐,面闊1.48米,進(jìn)深1.47米,高1.68米?邇(nèi)三壁環(huán)壇,壇上方三壁三拱龕,三龕造像各三尊,均為一佛二菩薩,門外立二天王,共有造像11尊。造像為砂巖質(zhì),剝蝕嚴(yán)重,面目、手臂多殘。造像與窟連為一體,正龕闊1.24、深0.1、高1.27米,佛像通高1.28米,高內(nèi)髻,身著交領(lǐng)右衽衣,兩耳垂肩,結(jié)跏趺坐于仰蓮須彌座上。菩薩均袒胸露臂,發(fā)披兩肩,纓帶繞身,披錦在腹前打結(jié),下著羊腸裙,裙角外展雙手合緝,跣足站立于仰蓮座上。左龕闊1.2、深0.12、高1.1米,佛像通高1.13米,兩耳垂肩,身著交領(lǐng)右衽衣,屈右臂,右手似施無畏印,結(jié)跏趺坐于束腰長方臺座上;菩薩皆穿衣著裙,右菩薩袒右臂,橫屈右肘于胸際,左手下垂似提一物,跣足立于仰蓮座上;另一菩薩雙手交攏于胸腹間,右龕闊1.28、深0.18、高1.26米,佛像通高1.2米,身著交領(lǐng)右衽衣,屈右臂,右手似施無畏印,左手扶膝,呈舒相坐式,跣足踩于絞梗印蓮座上;菩薩皆袒右臂,斜披絡(luò)腋,下著裙,雙手交攏于胸際,跣足立于印蓮須彌座上。門外二天王通高1米,均頭大,瞪眼,兩耳垂肩,身長腿短,握拳高舉,雙足踩于伏牛、伏象上。刻技以直平刀法為主,圓刀較少,刻線多是階梯式,線條較密集。佛菩薩座多為高低仰蓮須彌座,造像頭大身短。2003年9月24日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信息來源:中共橫山縣委黨史地方志研究編纂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