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夫故里的“尚書王公祠”,為紀念南宋兵部尚書、抗元名將王道夫而建,位于廣州市天河區(qū)車陂街第十五社。
王道夫在南宋祥興二年(1279)新會崖門海戰(zhàn)為國殉難。官至南宋縣尹的長子王應孫肝膽欲裂,誓不降元,不久便抱恨而卒。其孫王龍溪遵守祖訓“不仕于元”,并秘密組織民兵抗元,事泄后舉家回鄉(xiāng)隱居今車陂村。于元朝至正六年(1346)為紀念祖父王道夫而建家廟,明永樂元年(1403)其后人擴建家廟,改名為“尚書王公祠”,清乾隆六十年(1795)、光緒二十九年(1903)重修,2002年維修。“尚書王公祠”為中國傳統(tǒng)的庭院式磚木結(jié)構(gòu),布局嚴謹,軒昂雄偉,總面積1048.8平方米,深三進,通面寬28.5米,通深36.8米。頭門面寬三間,深三進,兩廡,硬山頂,碌灰筒瓦。正門門匾為整塊花崗石,上有“尚書王公祠”五個陽刻大字,字體蒼勁雄渾。門匾右邊是“宋忠勛大學士兼兵部尚書諱道夫祠”及“光緒癸卯年重修”等陰刻小字,左邊刻有“乾隆六十年歲次乙卯季夏吉旦重修”等小字。門匾的左右兩旁還有宋代風格彩色雕塑達官人物像各一個,木雕封檐板正中刻有“省城會仙街潘潤記造”等字樣,兩端伴以精致的花草人物圖案雕刻。大門兩側(cè)有花崗巖石鼓,厚重堅固的兩扇紅木大門上彩繪威武的門神,珠三角地區(qū)著名門神畫師林宏炬畫的秦叔寶、尉遲恭全副武裝,威風凜凜地分左右,門神東西兩旁分別是“莆田綿世澤,南宋舊家風”十個金色大字對聯(lián)。
祠堂主體建筑的墻體下部均為大塊紅砂巖和火山石(俗稱鴨屎石)砌筑,間伴有小塊不同顏色的紅砂巖,大氣而隨意的明代遺風猶存。兩邊青云巷門楣上分別刻著“騰蛟”、“起鳳”等字樣。
第一進天井兩邊大花壇中植有蒼翠欲滴的扁柏和石榴樹,以石榴寓意多子,子孫滿堂延綿不絕,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松柏象征萬古長青,堅貞不屈。廡廊的兩條石柱是鴨屎石,形制具乾隆時期特色。廂墻上嵌鑲著綠色“水淋墻”、“翠毛色”等福祿壽及花卉圖案的清代石灣窯陶瓷花窗12扇。
第二進為中堂,面寬三間,深三間,三級臺階,臺階兩邊為白色花崗巖石欄桿屏風,兩旁各四塊,每塊長0.8米,寬0.6米,上雕寶瓶、葫蘆、玉板等八仙過海的暗八寶圖案,古樸蒼勁。堂正中懸掛“元氣堂”木匾。
第三進為祖堂,深為三間,硬山頂,左右廡廊四條,堂內(nèi)兩條石柱均為鴨屎石,乾隆期形制,雄渾豐滿。正中為拜桌,上供奉著王氏族人祖先的牌位。
“尚書王公祠”是國內(nèi)不多見的以官名代替人名的祠堂,祠內(nèi)精美的石雕、灰雕、磚雕、木雕俱全,屋頂上的碌灰筒瓦和印有“金玉滿堂”、“壽”字紋飾的瓦當,前包臺共四條圓渾雄壯的花崗巖石柱及駝峰、斗拱、廂房墻上的石灣陶瓷花窗均為典型的清代原物。這座莊嚴雄偉的古代嶺南建筑,蘊藏著中華民族百折不撓、寧死不屈的民族氣概,閃耀著嶺南人民的赤膽忠心和智慧光芒,記載著廣州百姓前仆后繼的抗爭歷史。
王道夫(1235~1279年),字以行,號見雷,番禺縣東圃車陂鄉(xiāng)(今天河區(qū)車陂街車陂村)人,祖籍山西太原,另一說原籍福建蒲田。 王道夫生于南宋理宗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出身書香門弟。王道夫生于亂世,父母對此子寄予厚望,愿他成長為國效力,其名為道夫者,正道以行,盡忠報國;號見雷者做事雷厲風行,為人轟轟烈烈。長大后,王道夫聰明過人,鄉(xiāng)試取為秀才,省試…… 王道夫詳細信息++
車陂街道: 車陂街道辦事處于1981年成立。地處天河區(qū)東面,管轄的地域橫跨中山大道、黃埔大道,東靠東環(huán)高速公路,西至車陂路,南臨珠江,北接廣深高速公路。轄區(qū)行政總面積5.6平方公里,總?cè)丝诩s7.6萬人(其中戶籍人口約2.5萬人,流動人口約5.1萬人),下轄車陂經(jīng)濟發(fā)展有限公司(原車陂村)與11個社區(qū)居委會。 街內(nèi)交通便利,主要交通干線有中山大道、黃埔大道…… 車陂街道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