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屬華州。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后,屬華縣桓公鄉(xiāng)。 1949年7月,屬桓公區(qū),同年8月,設城關市。 1950年5月,撤城關市改屬杏林區(qū)(一度稱一區(qū))。 1956年4月,設城關鄉(xiāng)。 1958年9月,成立東風公社。 1959年1月,為渭南縣華州公社的城關管區(qū)。 1961年9月,屬華縣的華州公社。 1965年5月,從華州公社內劃出縣城一帶設立了城關鎮(zhèn)。 1974年3月,華州公社并入城關鎮(zhèn)。 1981年8月,華州公社又從城關鎮(zhèn)析出。 1984年,華州公社改為鄉(xiāng)。 2001年12月,城關鎮(zhèn)與華州鄉(xiāng)合并為華州鎮(zhèn)至今。 |
明清時屬華州。 民國時為華縣桓公鄉(xiāng)。 1950年5月,為華縣杏林區(qū)(一度稱一區(qū))。 1956年4月,改為杏林鄉(xiāng)。 1959年1月,為渭南縣華州公社的杏林管區(qū)。 1961年9月,隸屬華縣的杏林公社。 1984年,改設為杏林鎮(zhèn)至今。 |
明清時屬華州。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后,屬華縣赤水鄉(xiāng)。 1949年7月,設赤水區(qū)(一度稱四區(qū))。 1956年4月,改赤水鄉(xiāng)。 1958年9月,成立五星公社。 1959年1月,隸屬渭南縣華州公社的赤水管理區(qū)。 1961年9月,隸屬華縣的赤水公社。 1984年,改赤水鎮(zhèn)。 2010年12月,辛莊鄉(xiāng)(2001年12月由原侯坊鄉(xiāng)、辛莊鄉(xiāng)合并而成)并入赤水鎮(zhèn)。 |
明清時屬華州。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后,為華縣豐鎮(zhèn)鄉(xiāng)。 1949年5月,改為豐鎮(zhèn)區(qū)。 1950年5月,改為高塘區(qū)(一度稱五區(qū))。 1957年4月,改為高塘鄉(xiāng)。 1958年9月,成立燎原公社。 1959年1月,屬渭南縣,更名高塘公社。 1961年9月,高塘公社復歸華縣。 1984年,改為高塘鎮(zhèn)。 2001年12月,原勝山鄉(xiāng)并入高塘鎮(zhèn)。 2010年12月,原東陽鄉(xiāng)并入高塘鎮(zhèn)。 |
明清屬華州。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后,為華縣的大明鄉(xiāng)。 1949年5月,改為大明區(qū);同年8月,與豐鎮(zhèn)區(qū)合并為六區(qū)。 1953年7月,又恢復大明區(qū)(一度稱八區(qū))。 1956年4月,為高塘區(qū)的大明鄉(xiāng)。 1957年4月,撤高塘區(qū),大明鄉(xiāng)直屬縣政府。 1958年9月,成立星火公社。 1959年1月,為渭南縣高塘公社的大明管理管轄。 1961年9月,改稱華縣的大明公社。 1984年,改為大明鄉(xiāng)。 1998年,改設大明鎮(zhèn)。 2010年12月,與原金惠鄉(xiāng)合并為大明鎮(zhèn)。 |
明清時屬華州。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后,為華縣瓜坡鄉(xiāng)。 1949年5月,為瓜坡區(qū)(后一度曾稱七區(qū)或六區(qū))。 1956年4月,改為瓜坡鄉(xiāng)。 1958年9月,成立紅旗公社。 1959年1月,為渭南縣華州公社的瓜坡管理區(qū)。 1961年9月,隸屬華縣的瓜坡公社。 1984年,改設瓜坡鎮(zhèn)。 2001年12月,東趙鄉(xiāng)并入瓜坡鎮(zhèn)。 |
明清時期屬華州。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后,屬華縣令公鄉(xiāng)(因郭子儀為郭令公得名)。 1949年7月,屬華縣柳枝區(qū)。 1956年4月,屬柳枝鄉(xiāng)。 1957年4月,從柳枝鄉(xiāng)分出成立羅紋鄉(xiāng)。 1958年8月,更名蓮花寺鄉(xiāng),隨即又改稱華鋒公社。 1959年1月,為渭南縣華州公社的羅紋管理區(qū)。 1961年9月,為華縣蓮花寺公社。 1984年,改為蓮花寺鎮(zhèn)。 2001年12月,將少華鄉(xiāng)并入蓮花寺鎮(zhèn)。 |
明清時屬華州。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后,屬華縣的令公鄉(xiāng)。 1949年5月,為令公區(qū),同年7月,改為柳枝區(qū)(一度稱二區(qū))。 1956年4月,設柳枝鄉(xiāng)。 1958年8月,并入蓮花寺鄉(xiāng)。 1959年1月,隸屬渭南縣華州公社的柳枝管理區(qū)。 1961年12月,隸屬華縣的柳枝公社。 1984年,改為柳枝鎮(zhèn)。 2010年12月,原畢家鄉(xiāng)并入柳枝鎮(zhèn)。 |
政區(qū)沿革明清屬華州。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后,為華縣的萊公鄉(xiāng)。 1949年5月,改為萊公區(qū)。 1953年7月,為宜棉區(qū)(一度稱三區(qū))的一部分。 1956年4月,設宜棉區(qū)下廟鄉(xiāng)。 1957年4月,撤宜棉區(qū),下廟鄉(xiāng)直屬縣政府。 1958年9月,下廟鄉(xiāng)改稱紅星公社。 1959年1月,為渭南縣華州公社的下廟管理區(qū)。 1961年9月,為華縣的下廟公社。 1984年,改為下廟鄉(xiāng)。 1998年,設下廟鎮(zhèn)。 |
明清時屬華州。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后,為華縣的嶺南鄉(xiāng)。 1949年5月,改為嶺南區(qū)(一度稱七區(qū))。 1957年4月,改為金堆鄉(xiāng)。 1958年9月,成立幸福公社。 1959年1月,隸屬渭南縣的金堆公社。 1961年9月,隸屬華縣金堆公社。 1980年11月,金堆公社改為金堆鎮(zhèn)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