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萬歷年間,鄧子龍駐守姚關時,在施甸河上建橋三座,此地居“人和橋”,清朝咸豐元年(1585)建街,稱之“人和街”,后取“政通人和、仁愛和睦”之意雅化為“仁和街”至今;現村委會駐地仁和街。 |
明朝崇禎元年(1628),段繡成從交邑寨遷至施甸壩中河西畔定居,修建瓦房一院,其后慢慢形成村落而得名“瓦房村”;現村委會駐地瓦房村。 |
因村東部南側有溫泉,村民用石頭砌成兩個池塘而得名熱水塘;現村委會駐地熱水塘。 |
取“興旺發(fā)達,走向盛興“之意得名“復興”;原村委會駐地復興(現駐大樹腳村)。 |
本村因地面凸凹不平,村民想出辦法用繩索系。ǚQ“勒”)木板,用力平整地面而得名“勒平”;現村委會駐地大勒平。 |
因本村始建于形如菜墩的一沙石山丘上而得名“沙墩”,又因村南為仁和,北為昌和,由此到兩村的距離均等,故1938年更名“中和”,意為仁愛和睦、昌盛興旺;現村委會駐地中和村。 |
清朝順治十三年(1656),蒲漂楊氏在傳說有金鴨子游弋的水塘上部建村定居得名“金鴨塘”。 |
因清朝中后期,有人在此開采銀礦,稱之“銀礦坡”,1980年更名“銀滾坡”,寓意人們只要辛勤勞作,財富必將從坡地里滾滾而出;現村委會駐地銀滾坡。 |
因在楊姓的山下建村得名楊家山;現村委會駐地楊家山村。 |
“叢桿”意為舊時居民聚會議事的地方,本村在高大的叢桿周圍建村而得名“叢桿”。 |
因本村始建于形似茨菇的側面坡地而得名“茨菇村”;原村委會駐地茨菇村(現已遷往墳山村)。 |
清朝光緒二十二年(1896),楊氏從札禮村遷到東山半坡定居,擅長編制竹燈籠,形狀似菠蘿,稱之“菠蘿燈”,1980年更名為“菠蘿登”;現村委會駐地菠蘿登。 |
為彝族語音譯,意為汗水,即指吃苦耐勞的人們居住的地方;現村委駐地交邑。 |
建村時主要以張氏村民居多而得名“張家村”;原村委會駐地張家村(1994年張家行政村駐地從張家村遷到田壩心自然村)。 |
傳說,三國時諸葛亮征南曾在此地練兵,稱之“保場”,意為“保障練兵的教場”,其后村民在周圍定居稱之保場寨(“寨”為“村落”);現村委會駐地保場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