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太尉高俅卒后葬此,并建有樓房,住人看管墓地,漸成村,延至清乾隆五年(1740),仍稱高家樓。后簡稱今名。另一說一高姓官員居此建樓成村,故稱高家樓,后簡稱高樓。 |
明代此為熊家花園,建樓房,稱熊家樓。明末花園毀于河患,僅存樓房,后形成村落,村以樓稱熊家樓。清末簡稱熊樓,后為免別人誤譯“熊”字之意,諧音稱松樓。 |
據(jù)北宋《退朝錄》記載:“太宗時,東太乙宮於蘇村”即此。后其西北建小蘇村,此地稱大蘇村。一說五代時期有蘇姓兄弟二人分家后來此地居住,兄長居住東南,弟居住西北。后隨著居民的增多,發(fā)展為村落,兄長居住地命名為大蘇村,弟弟居住地命名為小蘇村。 |
據(jù)《洪洞縣志》:“明洪武八年(1375)和永樂十五年(1417)有向河南祥符移民事”。當(dāng)時有汪姓從山西移此定居成村,屯墾為業(yè)。稱汪家屯,后取簡稱名汪屯。 |
傳明末有李姓居民在此定居,逐漸成村,村以姓命名為李莊,后此村西南方向又建一村,稱小李莊。為區(qū)別更名為大李莊。 |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河患,有張姓從橫船灣遷此定居,初名張家莊,后簡稱張莊。 |
北宋時期有唐姓移此定居、成村,初稱唐家,后村落擴大,改稱唐村。 |
初稱武村,形成時間已不可考證,清代村內(nèi)碑文仍稱武村,后諧音稱伍村。原來和前伍村一個村莊,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河患,伍村分為南、北兩片,本片在北,稱后伍村。 |
傳村北有一土冢,為戰(zhàn)國時期魏人朱亥墓。朱亥是戰(zhàn)國時期大梁人,以屠宰為業(yè),曾助魏公子(信陵君)無忌“竊符救趙”,俠義為后人所道,卒后葬于此。后附近聚居成村,稱屠夫墳。清代諧音雅稱屠府墳。 |
傳宋代,村西北有河曰“蔡河”,在村西北拐彎,《行水金鑒》稱紅沙灣。明代黃河多次決口,流經(jīng)的蔡河在此沉積有淤泥,河身變淺。有木船在到此拐彎處被卡擱淺。河水漸小,無法開船,行人以船為橋,河灣遂又名橫船灣,以后附近有人家定居,成村,村以灣名命名,稱橫船灣。 |
傳此處原為王莊,始建未詳。據(jù)《行水金鑒》記載,明弘治二年(1489)黃河決口,洪水經(jīng)此東流,形成大河,截斷南北通向的大路,為通行方便,故在此設(shè)渡口,置建馬頭,俗稱王莊馬頭。后大水來時,居民一部分留原村附近,大部分遷居村北1里許。形成兩個村落?磕系臑榍榜R頭,靠北的為后馬頭。 |
道光年間翰林倉景湉在此購地置業(yè),在村內(nèi)建樓,稱為倉樓,后諧音及多年演變?yōu)椤吧n樓”。 |
清初,有丁姓人家來此定居,后逐漸形成村落,稱丁莊。該社區(qū)為原丁莊整體搬遷后形成的新社區(qū),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