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卡子,藏語意為“白色鼻尖”。吐蕃時期屬約茹管轄。14世紀中期,帕竹地方政權 在此設浪子宗。1954年噶廈政府分設浪卡子、白地兩宗,歸洛喀基巧管轄。1964年打隆縣并入浪卡子縣,劃歸山南專區(qū)管轄至今?h府駐浪卡子鎮(zhèn)。名特產品有“羊卓干酥”風干肉、羊卓藏被、銀質茶碗蓋 、卡墊、佛龕等。浪卡子鎮(zhèn),海拔4454米,面積1.5平方公里,人口千余人。 |
打隆鎮(zhèn)系薩迦時期西藏三大古鎮(zhèn)(貢嘎縣杰德秀鎮(zhèn)、浪卡子縣打隆鎮(zhèn)、崗巴縣帕熱鎮(zhèn))之一,曾名達隆、達隆宗、打隆宗等。打隆鎮(zhèn)位于喜馬拉雅山中段北麓,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羊卓雍錯湖西南岸,東部為山間谷地,地勢西高東低,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地處浪卡子縣西南部,東與多卻鄉(xiāng)相連,南與洛扎相鄰,西與不丹接壤,北與浪卡子鎮(zhèn)相鄰,距離縣城25公里,距離拉薩180公里,是距離西藏自治區(qū)首府拉薩最近的邊境鄉(xiāng)鎮(zhèn),是歷史聞名且悠久的打隆邊貿物資文化交流會的舉辦地,也是全縣農畜產品的重要集散地。
該鎮(zhèn)經濟屬牧業(yè)為主、半農半牧經濟,有耕地5514畝,草場130萬畝,農業(yè)種植青稞、油菜、土豆,牧業(yè)以黃牛、犏牛、綿羊、牦牛為主。201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057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045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60萬元,勞務輸出1799人/次,創(chuàng)收596萬元,人均純收入6215.92元,現金收入4040元。
打隆鎮(zhèn)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相達藏戲、諧旺等已列入自治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隆塔林曲德寺已列入自治區(qū)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打隆祭壇、林宗遺址等9個古跡列入浪卡子縣文物保護單位。
打隆古宗遺址位于打隆鎮(zhèn)后山,原為打隆“上寺”(山上寺廟建成后為區(qū)別塔林曲德寺,故分上、下寺),建于明末清初時期,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原建筑分上下三層,一層紅色,二三層白色,具有極高的考古和觀賞價值,上世紀70年代毀于一旦。
打隆上寺即阿群果林地處東西走向的山頂上,海拔4500米。該寺已成廢墟,從殘跡看,該寺具有一定的規(guī)模。打隆上寺也稱阿群果林,約建于六世0時期,由托多扎巴創(chuàng)建。寺院教派維寧瑪派,寺院建成后要求多吉扎寺派堪布,遂成為多吉扎的屬寺。該寺大殿為16柱,主供三世佛與八大明王。寺院有丹珠爾拉康、甘珠爾拉康、私拉康、布達拉康、嘎久拉康、噶杰拉康、托多頗章、多吉扎烏堅拉康、寧瑪準布拉康、質桑頗章、喇嘛拉康、白噶王民、馬尼拉康等一些附屬建筑。
打隆塔林曲德寺,為打隆“下寺”,源于“新竹”、“秋奇”時期部落混戰(zhàn)之中寺廟得以保全,故名為“塔”,是西藏自治區(qū)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薩迦派“祖拉康”鎮(zhèn)肢寺之一,相傳該寺是達倉洛雜娃·貢慶西熱仁青建于公元1475年,據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寺廟主供塔林能言度母、能言法號(傳說由父親崗堅果鈉河與母親羊卓雍錯所生)和“桑節(jié)恩”的泥塑及他的腳印自然顯像以及許許多多年代久遠的持福力唐卡等珍貴文物和各種各樣的面具,解放前寺廟原有200余名僧人,現僅有僧人13名,寺廟每年的-11月底12月初舉行為時7天的“古稱慶姆”佛事活動。
打隆邊貿物資交流會始于1274年(由來有三:一是塔林曲德寺后山本孜隆拉康竣工后,當地群眾自發(fā)帶來各種物資在竣工典禮上交換,從而形成了物資交流會的雛形;二是15世紀初西藏著名商人羅布桑布組織漢、藏、蒙三個民族商人到打隆進行商品交換,當地政府通令全鎮(zhèn)群眾參與商品交換,由此成為西藏第一個物資交流會,慢慢演變?yōu)榛钚蠼灰讜鞒兄两?三是達倉洛雜娃·貢慶西熱仁青建成寺廟后,從后藏請回貢嘎多吉旦巴佛像供奉,為慶祝這一宗教盛事由當地官員昂仁組織漢、藏、蒙商人和周邊群眾在塔林曲德寺前進行商品交換,隨著著名商人羅布桑布的到來物資更為豐富、物交會影響得以擴大并流傳至今)。此后每年-6月22日至28日在打隆鎮(zhèn)舉辦為時7天的邊貿物資交流會,1992年正式改名為“打隆邊貿物資文化交流會”,至今已經連續(xù)舉辦了25屆,物交會前將舉行浪卡子周邊最大規(guī)模的活畜交易,過去印度、不丹商人也常來參加物交會,現在主要以區(qū)內外客商為主,年參加人數過萬,商品從藏式家具,卡墊、氆氌等民族手工藝品,奶渣、牛羊肉等畜產品到鍋碗瓢盆、鞋襪服裝等日用百貨一應俱全,2013年成交額達5000余萬元,極大方便群眾購物和促進經貿流通。物交會舉行的同時還舉行歌舞比賽、賽馬等民俗文化活動,既豐富物交會內涵又為農牧民群眾提供展示自我、娛樂身心的舞臺。
打隆鎮(zhèn)旅游資源豐富,境內有著多處良好的羊卓雍錯觀景點,還有海拔5000米的普莫雍錯湖,“普莫”是藏語小姑娘的音譯,親切而平常,“雍錯”意為像碧玉一般的湖泊,湖邊雪山聳立,湖水湛藍清透,白色的淺灘在湖岸勾勒出完美曲線,湖中小島猶如巨龜,靜靜地守護著這位“少女”。同時還有建于1899年的噶舉派寺廟扎熱桑旦曲林寺,寺內一座座佛像、唐卡、壁畫、法器、珍寶、靈物都是藏傳佛教的無價之寶。
隨著小城鎮(zhèn)建設的逐步深入和浪卡子縣五大經濟區(qū)的逐步形成,該鎮(zhèn)將形成以打隆邊貿物資交流會龍頭,大力發(fā)展鎮(zhèn)周邊加工業(yè)和服務業(yè),林西相達推為主的高山畜牧業(yè),打造浪卡子中部經濟區(qū)。 |
浪卡子縣轄鄉(xiāng)。1959年設章達區(qū),1968年改公社,1987年改鄉(xiāng)。位于縣境南部邊緣,距縣城158公里。面積550平方公里,人口0.33萬。轄下西、巴多、張達、扎干、康瑪、康如、巴龍7個村委會。以牧業(yè)為主,農業(yè)為輔,種植小麥、青稞、油菜、蕎麥,牧養(yǎng)牦牛、黃牛、羊。民族手工業(yè)以編織藏被氆氌、卡墊、皮張粗加工為主。 |
“倫布雪”意為“大山下”,故名。1960年設工布學鄉(xiāng)、蘇格鄉(xiāng)、干扎鄉(xiāng),屬打隆縣工布學區(qū)。 1964年隨打隆縣并入浪卡子縣。 1969年改為工布學人民公社,1984年復鄉(xiāng)。 1987年在全區(qū)撤區(qū)并鄉(xiāng)中,撤銷工布學區(qū),將原工布學鄉(xiāng)、蘇格鄉(xiāng)合并,設置工布學鄉(xiāng),直屬浪卡子縣,保留干扎鄉(xiāng),直屬浪卡子縣。 1999年將原干扎鄉(xiāng)并入工布學鄉(xiāng),后改名倫布學鄉(xiāng)。 浪卡子縣轄鄉(xiāng)。1959年設工布學區(qū),1968年改公社,1988年復改鄉(xiāng)。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140公里。面積600平方公里,人口0.33萬。轄蘇格、次古龍、雪宗貢、止巴、梅多、色多、曲古沖8個村委會。以牧業(yè)為主,牧養(yǎng)牦牛、綿羊、豬。民族手工業(yè)有鄉(xiāng)、村卡墊廠各一座。產貝母、雪蓮花名貴中藥材。 |
浪卡子縣轄鄉(xiāng)。1959年設多卻區(qū),1968年改公社,1988年復改鄉(xiāng)。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86公里。面積900平方公里,人口0.27萬。轄熱瑪扎、下日、久扎、上亞如、卡東、奶沖、是亞如、多卻、色瑪、學村、桑扎11個村委會。為半農半牧鄉(xiāng),種植小麥、青稞、油菜、蕎麥,牧養(yǎng)牦牛、黃牛、羊。民族手工業(yè)以編織羊毛、皮張粗加工為主。境內有砂金、鐵礦藏。 |
“普瑪江塘”意為“北面山谷的平地”,故名。1959年設普瑪江塘鄉(xiāng),屬普瑪江塘區(qū)。 歸屬打隆縣。 1961年打隆區(qū)和普瑪江塘區(qū)部分合并,設置打隆區(qū)。 1964年隨打隆縣并入浪卡子縣。 1968年,普瑪江塘鄉(xiāng)改人民公社,1984年復鄉(xiāng)。 1987年12月,撤區(qū)并鄉(xiāng)中,撤銷打隆區(qū),保留普瑪江塘鄉(xiāng)。 浪卡子縣轄鄉(xiāng)。1964年建普瑪江塘區(qū),1968年改公社,1988年改鄉(xiāng)。南與不丹接壤,距縣城70公里。面積500平方公里,人口0.07萬。轄那姆杰錯果、莎藏、莎空、扎布、下索6個村委會。為純牧業(yè)鄉(xiāng),牧養(yǎng)牦牛、綿羊、豬。 |
浪卡子縣轄鄉(xiāng)。1959年設阿扎區(qū),1968年改公社,1988年改鄉(xiāng)。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42公里。面積450平方公里,人口0.13萬。轄頂巴、尤龍、阿扎、唐巴、增巴、夏瓦6個村委會。為半農半牧鄉(xiāng),種植小麥、青稞、油菜、蕎麥,牧養(yǎng)牦牛、黃牛、羊。境內有永布多寺,建在羊卓雍湖區(qū)中央,對中外游客頗具吸引力。 |
“卡龍”意為“谷口”,故名。1960年設卡龍鄉(xiāng),屬卡龍區(qū)。 1969年改為卡隆人民公社,1984年復鄉(xiāng)。 1987年在全區(qū)撤區(qū)并鄉(xiāng)中,撤銷卡龍區(qū),將原卡龍鄉(xiāng)與原東嘎鄉(xiāng)的6個自然村合并,設置卡龍鄉(xiāng)。 1999年將原道龍鄉(xiāng)的學慶村并入卡龍鄉(xiāng)。 浪卡子縣轄鄉(xiāng)。1959年設卡龍區(qū),1968年改公社,1988年改鄉(xiāng)。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34公里。面積450平方公里,人口0.18萬。轄卡龍、珠巴、加瓦、東嘎、巴杰、果巴、貢熱、米巴、宗巴9個村委會。為半農半牧鄉(xiāng),種植小麥、青稞、油菜、蕎麥,牧養(yǎng)牦牛、黃牛、羊。 |
浪卡子縣轄鄉(xiāng)。1959年設白地區(qū),1968年改公社,1987年改鄉(xiāng)。位于縣境北部,羊卓雍湖附近,距縣城30公里。面積569平方公里,人口0.22萬。拉(薩)亞(東)公路過境。轄扎馬龍、曲色、白地、格瓦、亞色、隆桑、多熱、扎塘8個村委會。為半農半牧鄉(xiāng),種植小麥、青稞、油菜、蕎麥,牧養(yǎng)牦牛、黃牛、羊。有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2個,其中鄉(xiāng)建筑隊年收入超過150萬元。 |
“卡熱”意為“分岔處”,故名。1959年設卡熱區(qū)。 1969年2鄉(xiāng)改為人民公社,1984年復鄉(xiāng)。 1987年在全區(qū)撤區(qū)并鄉(xiāng)中,撤銷卡熱區(qū),將原帕巴鄉(xiāng)、章鄉(xiāng)合并,設置卡熱鄉(xiāng)。 浪卡子縣轄鄉(xiāng)。1959年設卡熱區(qū),1968年改公社,1987年改鄉(xiāng)。位于縣境北部,面積550平方公里,人口0.24萬。轄章麥、雄、學巴、布旺、嘎點、加熱、邊據、羅林、根布、江巴、布珠、最堆12村委會。以農業(yè)為主,牧業(yè)和林業(yè)為主輔,種植青稞、小麥、豌豆、油菜。產蘋果、桃、貝母、雪蓮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