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原駐地安山,故名安山村,后遷小寨,仍沿用舊名。此地為一小山丘,上建一庵,地名庵子山。人們?nèi) 扳帧、安同音,改名安山?/div> |
因村駐地矮屯而得名。清朝時,為避免戰(zhàn)亂匪患,在寨后山腳修筑一屯。由于位置低,不像其他地方總是把屯修到山頂或高地,故名為矮屯。同治年間,包茅仙組織、青號軍起義反清,被名為毛家屯。包茅仙戰(zhàn)敗后仍喊矮屯。寨子因屯而得名。 |
原名白巖董。過去在此地挖出紅巖頭,用作私塾學(xué)生磨紅寫字,故名紅巖寨。 |
此地原名鬼山壩。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地方人士與地屬主人簽訂合同,開設(shè)市場,定名為孟溪場,沿襲至今。孟溪,古為楠溪,現(xiàn)在不少群眾仍叫楠溪,并不稱孟溪。楠溪為漢五溪蠻的蠻地之一。古時,在弟兄中孟是老大,在一年中孟是歲首。因楠與孟音相近,故改楠溪為孟溪。一些人認(rèn)為孟溪與群眾的稱呼不一致,說“楠溪”是方言,沒有楠字而用孟宇代替,這是一種誤解。 |
此寨原名黑虎。相傳古時此寨出一米姓奇人,力大無窮,常越河去對岸耕田,肩扛犁粗,腋挾水牛過河。官府聞之,怕危及朝廷,士司官遂派人暗將寨中一石龍打掉,寨子逐漸衰落,因名敗虎。后人因此名掃興難昕,故改名寨院。 |
村駐地坪南,因在村南面有一塊較大的平土而得名。 |
因村駐地銅錢山得名。村寨旁有山如銅錢狀,故名銅錢山,以山作寨名。 |
該村寨生長有一種較多植物蘆葦桿,得名寨桿。 |
原名油泵,以村內(nèi)油泵的地名作村名。傳說,此地有一油榨房,出油率較一般油榨房高,被譽(yù)為油泵。后改為油蓬。 |
過去,木耳溪兩岸森林密布,盛產(chǎn)木耳,因而得名。 |
因村境內(nèi)小河兩岸全系青石板構(gòu)成,故名青石溪,以溪名作村名。解放前屬普覺區(qū)管轄,解放后劃歸孟溪管轄。 |
村住地和尚坪,寨后摸天嶺上有屯,過去這屯上有一廟,常有五個和尚在廟外草坪燒香,此寨便取名和尚坪。民國25-30年為冷水聯(lián)保第五保,1951-1954年為木耳村第七組,1955-1956年名紅光大隊。1983年成立木耳鄉(xiāng)政府,為和尚坪大隊駐地。 |
因村中大寨凱塘溪而得名。現(xiàn)凱塘已分幾個小寨落且各有新名,當(dāng)?shù)厝砸暈閯P塘溪。 |
因村駐地而得名。傳說明代鎮(zhèn)壓士司造反,攻打黑坡城,于此地把燈籠掛在羊角上作疑兵,后稱此地名為寨羊,后演變成“寨陽”。 |
以轄區(qū)內(nèi)桃子坪村民組的名稱作村名。桃子坪在全村自然寨中處較中心的位置。這里從前桃樹很多,又是陶姓人家最先在這里居住,故名桃子坪。后來陶家搬走,地名仍叫桃子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