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崖村位于萊城北21公里,鎮(zhèn)駐地西12公里處。北鄰茶葉口鎮(zhèn)黑山頭村,西接口鎮(zhèn)野槐峪、李家樓村,東靠西杓山村。地處山區(qū),耕地1707畝,1634口人,為苗山鎮(zhèn)人口最多的村。
據(jù)村碑記載: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建村,因村西蟠龍山有五色石塊,故得名五色崖。后因土地耕種需要,村內(nèi)部分人口分別于1962年、1979年、1981年遷出,成為現(xiàn)今的宅科、叫子嶺、北嶺,與原村為一行政村。
據(jù)《萊蕪市志》記載,五色崖村在清末屬杓山保所轄;民國初年,稱第六區(qū);1941年初屬萊東縣苗山區(qū);1945年10月仍稱苗山區(qū);1951年3月,改稱第九區(qū);1955年復稱苗山區(qū);1958年3月,分為苗山、龍角鄉(xiāng),屬苗山鄉(xiāng);同年10月合并稱苗山公社,屬杓山管理區(qū);1984年改稱苗山辦事處,屬見馬鄉(xiāng);2001年底,五色崖村隸屬苗山鎮(zhèn)。
五色崖,地杰人靈,更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五色崖村組織小車隊、擔架隊積極支前,跟隨主力部隊轉戰(zhàn)南北。更有無數(shù)的有志青年毅然參加人民子弟兵,南征北戰(zhàn),奮勇殺敵。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有十幾人為革命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五色崖是具有濃厚的文化氣息的山村。從清朝末年起就有一蔣氏自覺與他人組建了梆子劇團,經(jīng)過三四代人的不懈努力,歷經(jīng)百余年,終于唱響了小山村,影響了周圍各村。在劇團興盛時,演員多達60多人,多次在萊蕪縣組織的莊戶演出比賽中獲獎。即使現(xiàn)在,你走在村中也會聽到幾句有板有眼的唱腔。村中在很早以前就有私塾,30年代就建有小學。解放后,1956年正式建立小學,一直到今天從沒有間斷過。其中1952年、1960年至1962年分別兩次建立完小,1969年至1979年成立戴帽初中。濃厚的文化底蘊,加上完善的教育機制,使五色崖村歷代人才輩出,名人遍及全國。清朝光緒年間張圣林、白振東兩人中秀才。自1977年恢復高考至2002年,共30余人考住各大學。蔣華是第一個考中上海第二軍醫(yī)大學的本科生。
五色崖村民具有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精神。該村山多地少,人多糧少,生產(chǎn)、生活條件很差?墒俏迳氯俗孀孑呡叢粩嗯c山作斗爭,與大自然要糧食。在解放前,就有人開梯田,壘地堰,變荒山為綠地。解放后,響應政府號召,把村子“搬”到山上,由此而誕生了宅科、叫子嶺,更好地利用了每一寸土地。由于是沙質(zhì)土壤,使五色崖成為萊蕪市出產(chǎn)花生最多的山村之一,從20世紀60年代“農(nóng)業(yè)學大寨”開始,五色崖村搬村莊、修水庫、筑水渠、建揚水站、壘地堰,改河造地,山、水、田、路、村統(tǒng)籌規(guī)劃,綜合治理。先后建成水庫7座。攔水壩11座,總蓄水量69.6萬立方,打機井23口,建揚水站4座,修環(huán)山水渠9.9公里,修盤山公路43公里,修橋涵7座,并撈沙清理河道,修筑防洪墻。經(jīng)過幾代人的勵精圖治,終于使五色崖村山山通公路,全部耕地旱澇保收。部分山坡果園實現(xiàn)了自流灌溉,水害變水利,荒坡變良田,糧食林果連年豐收。
五色崖村注重改善村民生活。村中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通了電,裝上了電燈。90年代安上了電話,現(xiàn)已成為電話村。村中有11家買上解放牌大汽車跑運輸,跑客運。彩電、電腦、摩托車、液化氣爐等已走進普通百姓家庭。
五色崖壽星多,名人多,F(xiàn)90歲以上有6人。五色崖村尊老愛幼,蔚然成風。年年被評為市、區(qū)、鎮(zhèn)先進單位。
五色崖村山青水秀犬更美。在新一屆黨支部村委的帶領下,正以新的觀念、新的姿態(tài)、新的步伐,為建設一個更加文明、富裕、美麗的新山村而奮斗。
*數(shù)據(jù)來源于萊蕪市人民政府網(wǎng)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