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峰宮位于涵江區(qū)大洋鄉(xiāng)蓮峰村。始建于宋寶慶二年(1226),清嘉慶丁卯年(1807)重建。坐西南朝東北,由門廳(前殿)、后正殿組成,建筑面積306平方米。前殿、后正殿均面闊五間,前殿進深四柱,后正殿進深五柱(含后墻壁柱),單檐歇山頂,抬梁穿斗式木構架![詳細] |
楓林世惠祠位于涵江區(qū)梧塘鎮(zhèn)楓林村梅岺自然村。始建于宋代,歷代重修。坐北朝南,由前殿、天井、主殿等組成,占地面積190平方米。主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柱,抬梁式木構架,懸山頂。附屬文物有宋紹定五年(1232)“曾公陂”碑和古建筑龍溪祖社。楓林世惠祠2013年公布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雁陣山(古作巖沁,巖□)是莆田市涵江區(qū)境內海拔最高的山,位于三江口鎮(zhèn)鰲山村。東面瀕海,海浪滔滔,漁舟點點,海闊天空。深秋之際,退潮之時,鴻雁成群結隊在此覓食、過冬,故稱雁陣山。雁陣山地形奇突,山脈延到海濱,形如大鰲之頭,故又名鰲山。夏天登山,海風吹拂,暑氣全消,堪稱避暑勝地。自唐代起,雁陣山以秀麗風光,令人矚目。宋狀元……[詳細] |
黃岡祠黃岡祠位于涵江梧塘公路黃巷坡西側,這是紀念黃岸的祠堂。門樓是四柱三樓的花崗巖0式,黃色琉璃瓦頂,埕內列石馬、石羊……。碑墻上嵌著十多塊自唐代以降的歷代碑碣,是黃巷歷史的真實記載。埕前有一口幽深的千年古井,據傳為由年已七十、精于地理的妙應禪師親手勘定形勢所開鑿的古井。黃岡祠正面闊三間,二進,門廳與正廳以天井相隔。因……[詳細] |
鞏溪宮鞏溪宮位于涵江區(qū)新縣鎮(zhèn)廣宮村洛陽山麓,創(chuàng)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由進士黃徹發(fā)起興建,歷代均有重修。正殿保留宋代典型梭形瓜楞柱、盆唇覆盆蓮花柱礎、抱鼓石等主要構件,梁架結構與福州華林寺基本相同。這些石構件,雕工古樸,線條流暢,尤其梭形瓜楞柱直徑較大,蓮花柱礎具有早期工藝特點,四角線刻出柿蒂紋,古意盎然,是不……[詳細] |
鯉江廟涵江鯉江廟,亦稱城隍廟,創(chuàng)建于清康熙五年(1666)秋。座落在涵江鑒前路(古地名稱鳳嶺),坐南朝北。鯉江廟南高北低,整體建筑依地形而建:殿堂節(jié)節(jié)升高,瞻之彌高,更顯氣勢雄偉。1985年由僑胞捐資重修后,媽祖及其部屬千里眼、順風耳也成為涵江鯉江廟的重要神像。現(xiàn)為市、區(qū)人民政府文物保護單位。鯉江廟整體造型為單檐歇山頂……[詳細] |
白塘秋月白塘位于涵江區(qū)的白塘鎮(zhèn),地跨洋尾、鎮(zhèn)前、上梧三村,匯聚泗華,木蘭諸水,面積達三百畝,為莆田南、北二洋最大的一個水塘。宋代叫“注月池”,今叫“白水塘”、“白塘溝”,俗叫“白塘”。白塘白水茫茫,風光秀麗,自古以來是人們游覽賞月的勝地,有“白塘秋月”之稱,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每逢中秋,沿塘各村點燈結彩,車鼓、演戲,還……[詳細] |
黃璞故居宋代,黃璞后裔把古官道邊的建于唐代的黃璞故居重修。黃璞故居面闊五間,三進,占地面積達1000平方米。大門外一對明代抱石,刻有“猊貅”圖案,刻工精巧。兩邊門門楣上各嵌一塊石額,分別用楷書刻上“霧居”、“歸隱”,字跡清秀,石色發(fā)黃,應是當年建房時的原物。黃璞號霧居,故居內雕梁畫棟,氣勢恢宏,梁架、斗拱、金柱、柱礎等……[詳細] |
國歡寺唐名僧妙應禪師和他的俗家胞弟本寂禪師二兄弟都出家后,于其雙親墓西側的舊居建庵奉佛,初名延福院,為囊山慈壽寺的屬院。后梁開平元年(907),奏請賜額,適閩王王審知以孫王昶出生,因名國歡寺。明末清初,國歡寺住持超元(字道者,為雪峰亙信禪師弟子),于永歷四年(1650)東渡日本-,住持長崎崇福寺,傳“盤桂派”。今長崎、……[詳細] |
陳應功紀念館在涵江區(qū)紫璜山下有座金碧輝煌的宮廟,廟前立著一座陳應功的石雕像,這就是鹽神陳應功紀念館。陳應功,字以忠,涵江東山(紫璜山)人。生于后晉出帝開運元年(944),卒于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七年(982)。興國二年(977),陳應功游說同吳越王錢俶勾結叛宋的漳泉侯陳洪進納土歸宋,使福建人民免遭戰(zhàn)亂之禍,使宋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詳細] |
莆田老鷹尖省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莆田市涵江區(qū)大洋鄉(xiāng)和新縣鎮(zhèn)境內,地處莆田市的東北部,東起福清市界,西至莊邊鎮(zhèn)界,南抵新縣鎮(zhèn)北部,北接永泰縣和福清市界。地理坐標為東經118°58′13″~119°8′52″,北緯25°40′10″~25°45′28″。行政區(qū)劃涉及大洋鄉(xiāng)、新縣鎮(zhèn)2個鄉(xiāng)鎮(zhèn)10個行政村?偯娣e2830.9hm2,……[詳細] |
瑞云山森林公園AAAA 瑞云山森林公園位于涵江區(qū)西北部與永泰縣交界的大洋鄉(xiāng)和莊邊鎮(zhèn)境內。景區(qū)總面積約20平方公里,素有“大景一十八,小景三十六”之稱。2005年被評定為省級森林公園。以瑞云山為中心,規(guī)劃為5個景區(qū),即觀光朝圣區(qū)、休閑度假區(qū)、草原風光區(qū)、生態(tài)觀賞區(qū)。數百種野生動物時常出沒,其中屬于國家保護的蟒蛇、猴面鷹、穿山甲、蘇門羚、白鷴等也……[詳細] |
到過江西婺源的游客,一定會癡迷于這個“中國最美鄉(xiāng)村”的醉人美景。在莆田,也有一個美麗的小村落,它被譽為“莆田的婺源”,在這里,同樣可以見到粉墻黛瓦、曲欄回廊、流水小橋,以及成片的油菜花……坪盤村位于莆田市涵江區(qū)白沙鎮(zhèn)海拔400多米的崇山之中,距離莆田城區(qū)約18公里路程。該村與常太鎮(zhèn)、西天尾鎮(zhèn)、莊邊鎮(zhèn)接壤,因四周群山屏立……[詳細] |
紫霄巖,是福建閩中名山,位于莆田市市區(qū)以北約10公里處。其西南與九華山相連,東北與囊山相連,離南少林寺近在咫尺。海拔為559米,山體主要由火成巖構成。漫山遍野奇石嶙峋,千姿百態(tài),故有“紫霄怪石”之稱。山石肖人肖物,千姿百態(tài),絕頂有“萬歲石”,尤為峻拔。此外,還有“仙人冢”、“暖日臺”、“三清石”、“太府厝”、“仙巾帽”……[詳細] |
座落于江口鎮(zhèn)石庭以西囊山。唐代中和元年(881年)創(chuàng)建,名延福院。唐光啟二年(886年),閩王王審知把其改名為“慈壽寺”,俗稱囊山寺。寺內有大雄寶殿、天王殿、法堂、禪堂、藏經閣和鐘鼓樓等。明宣德八年(1433年)增建齋房300間。嘉靖年間,寺被倭寇焚毀,F(xiàn)有建筑物為清康熙、雍正、光緒與民國年間陸續(xù)所建。囊山寺曾為古驛道……[詳細] |
東岳觀位于江口鎮(zhèn)新街中心,整體建筑雄偉壯麗,布局齊整,前殿、中殿、后殿之間廊廡連接,石柱間立,渾然一體,顯得古樸而典雅。前殿為主體建筑,單檐歇山造,面闊五間,殿頂龍脊鳳檐,飾以彩色琉璃,金碧輝煌。中殿、后殿、十王殿、拜亭、報功祠、兩廡等建筑物均保持清代特色。觀內尚存明代思宗時禮部尚書曾楚卿親筆書“東皇司命”巨匾,清代書……[詳細] |
簡介 在莆田縣新縣鄉(xiāng)鞏溪村的夾祭山上,離市區(qū)北面約30公里。草堂原為名副其實的草屋。宋乾道五年(1169年),興化軍知軍鐘離松把草屋改建為瓦房,題額“夾祭草堂”,供后人瞻仰。鄭樵,字漁仲。是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他宋崇寧三年(1104年)生于廣業(yè)里下溪(今莆田縣白沙鎮(zhèn)霞溪村)。鄭樵一生述著頗豐,多達81種,669卷,又4……[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