洵貝勒府在西單北大街110號。宅第坐北朝南,西界臨西單北大街。現(xiàn)宅路北的垣墻和一組四合院均保存完整。宅第坐北朝南,府西至今西單北大街,北鄰今靈境胡同,東在今府墻。府邸建筑3路分布,所有房屋均為硬山過壟脊筒瓦頂,規(guī)制已不能同清初王府相比。民國期間,載洵將府邸分售給孔教大學及奉軍將領萬福林。幾經(jīng)易主后拆除部分建筑,孔教大學……[詳細] |
文津街不長,但頗有名氣,它在北海公園西側,與府右街為鄰。它之所以有名,是因為在這條街上有歷史悠久的北京圖書館;而它之所以被命名為“文津”又與這圖書館有直接關系。北京圖書館是中國規(guī)模最大、藏書最多的一座圖書館。它的前身是清末的京師圖書館。京師圖書館曾接收五百年前明代皇家圖書館——“文淵閣”的藏書,其中少數(shù)珍本圖書可追溯到……[詳細] |
長椿寺,位于北京長椿街。山門東向,有前殿、大殿與后罩樓,雖有改建但原有建筑基本完整。建于明代萬歷二十年(1592年),至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是明神宗的母親孝定李太后下令敕建用以居水齋禪師,水齋大弟子為神宗的替修。神宗賜額“長椿”,意味著神宗祝愿他母親健康長壽。李太后死后人們叫她“九蓮菩薩”,所以長椿寺里一直保存著一……[詳細] |
清真女寺,簡稱女寺,單獨為女性穆斯林提供禮拜的場所。清真女寺在宣武區(qū)壽劉胡同39號。因牛街聚居的清真教胞,多經(jīng)營小商,居室狹小,男人有禮拜寺沐浴禮拜,一般婦女沐浴困難。由閡德仁發(fā)起,馬志清捐獻壽劉胡同空地1塊,水井1眼,購料施工,于民國11年完成。為西城區(qū)(原宣武區(qū))重點保護文物。由于男性穆斯林進行禮拜的清真寺一般不允……[詳細] |
北京民國國會議場(舊址)在西城區(qū)宣武門西大街57號。清宣統(tǒng)二年(1910年),在明清兩朝養(yǎng)象房舊地設諮議機關———資政院。辛亥革命后改為國會議場。國會由參眾兩院組成,參議院在西,眾議院在東。參議院設在清末法律學堂內(nèi),今為新華社印刷廠。眾議院院址在原資政院,就是現(xiàn)在的新華社大院內(nèi)。北洋政府0后,國會駐地改為北平大學法學院……[詳細] |
呂祖宮在北京復興門內(nèi)北順城街13、15號。建于清代。坐西朝東,山門的石門額-“古剎火神廟”。山門內(nèi)西為火神殿3間,北為文昌殿3間,南為呂祖閣3間,火神殿后有娘娘殿3間,這是一座現(xiàn)今保存較好的小型道教宮觀。為西城區(qū)重點保護文物。呂祖閣在西城區(qū)新壁街41號和明光胡同6號。呂祖閣建于清初,系供奉以呂巖為主的道教官觀。……[詳細] |
金融街是北京市第一個大規(guī)模整體定向開發(fā)的金融產(chǎn)業(yè)功能區(qū)。自1992年建設以來,得到國家和北京市的大力支持。1993年10月,國務院批復的《北京城市總體規(guī)劃(1991年-2010年)》明確提出:“在西二環(huán)阜成門至復興門一帶,建設國家級金融管理中心,集中安排國家級銀行總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總部”。在2005年國務院批復的《北……[詳細] |
會賢堂舊址在西城區(qū)什剎海前海北沿19號。是北京八大堂之一,原是清光緒時禮部侍郎斌儒的私第。舊址占地近30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800平方米。前部改建成重樓。原有戲臺、瓦房、平房100余間。二樓有欄桿可憑望什剎海。大門的馬頭墻上掛有“會賢堂飯莊”的銅牌,大門的門簪-“群賢畢至”四字,是文人墨客聚會的場所,也是唱堂會的地……[詳細] |
祠坐北朝南。山門一間,歇山調(diào)大脊筒瓦頂,石券門,棋盤大門兩扇。前殿三間,硬山調(diào)大脊,筒瓦頂,配房東西各三間,硬山調(diào)瓦頂。后樓面闊三間,二層樓前出軒,硬山調(diào)大脊,筒瓦頂,出軒部分為懸山箍頭脊四檁卷棚,配殿東西各三間,硬山調(diào)大脊筒瓦頂,匾曰“潮音普覺”,“功兼利濟”。景點位置北京西城區(qū)德勝門西大街甲60號……[詳細] |
定親王府北京在西四南大街缸瓦市以東、頒賞胡園以南。全府占地40余畝。西墻就是今‘沙鍋居’一帶,東到今九三學社,房屋400余間。府內(nèi)設有管事處、買辦處、莊園處、隨侍處、回事處等,負責管理財政,征收地租,跟班等事務。九三學社辦公用房是王府僅存的部分建筑。該府原為巽親王府。始封王永璜系高宗第一子,乾隆十五年(1750年)卒后……[詳細] |
校場口胡同位于宣武區(qū)西北部。東起宣武門外大街,西至老墻根街。因軍隊演武、操練得名。明代有將軍教場一二三四五條胡同地名。清鑲藍旗駐宣武門內(nèi),營房設槐柏樹街西側。清時,各旗均在所在門外設教場、演武廳、熟練騎射、操練技務。清沿明而用之。此處的校場口當是校場的出入之地。后成街。教與校通用。1965年定今名。景點位置北京市西城區(qū)……[詳細] |
安徽會館是舊京著名會館。位于北京市宣武區(qū)后孫公園胡同。原為明末清初學者孫承澤寓所“孫公園”的一部分。2006年05月25日,安徽會館作為清代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清康熙年間,洪?創(chuàng)作的《長生殿》曾在這里的大戲樓演出。繼孫承澤之后,清代曾有許多名人在此居住,如乾隆朝內(nèi)閣大學士翁方綱、刑部……[詳細] |
中國書店成立于1952年11月4日,是全國首家集收購、發(fā)行、出版、拍賣為一體的知名文化企業(yè),是經(jīng)營古舊書刊、文獻的國營商業(yè)企業(yè)。主要業(yè)務范圍是收售古舊書刊、碑帖拓片,經(jīng)銷新印古籍,復制出版中國古籍文獻,并為讀者補配殘書和單年單卷的報刊![詳細] |
涇縣會館舊址在米市胡同64號。曾是1918年12月創(chuàng)辦政治周刊《每周評論》的編輯部所在地。由李大釗、-任編輯,張申府、胡適、周作人、高一涵、王光祈等經(jīng)常為該刊撰稿![詳細] |
大觀樓影城,1905年,原“大亨軒茶樓”改名為“大觀樓影戲園”,是南城最早的固定放映電影場所之一。2005年1月22日,“中國電影誕生地百年紀念活動’大觀樓影院論證會’”召開,中國-、市委宣傳部、是廣電局、市文化局、宣武區(qū)政府領導到會并發(fā)言,會上的級領導對大觀樓作為中國電影誕生地表示祝賀,并提出建立“中國電影第一廳”![詳細] |
拈花寺在西城區(qū)大石橋胡同61號,明萬歷九年(1581)為西蜀僧徧融建,名千佛寺,千佛寺后樓下層為念佛堂,上層為千佛閣,千佛閣內(nèi)有明代所鑄的古銅佛“毗盧世尊蓮花寶千佛”,在佛座周圍的千朵蓮花上有千佛旋繞,千佛大小一樣,高4寸左右,故名千佛寺,大雄寶殿內(nèi)有古銅羅漢像十八座和二十四諸天像,大雄寶殿前有《新建護國報恩千佛禪寺碑……[詳細] |
大高玄殿在西城區(qū)三座門大街23號,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建,是明清兩代皇家的道觀,后世多有修繕,殿坐北朝南,面積約1.3萬平方米,成南北向長方形,正面有兩重綠琉璃仿木結構券洞式3座門,門后為過廳式的大高玄門,大高玄門前原有旗桿(現(xiàn)僅存石座),后有鐘鼓樓,正殿名大高玄殿,面闊7間,重檐黃琉璃筒瓦廡殿頂,前有月臺,左右……[詳細] |
素有“軍門”之稱的德勝門箭樓是現(xiàn)今北京保存最為完好的箭樓之一,古代錢幣展覽館的前身是德勝門箭樓文物保管所。1992年國家投資復建了真武廟后,就把古代錢幣展覽館打造成一個集展覽、研究和交換為一體的的場所,讓廣大的錢幣愛好者提供了一個觀賞、交流、買賣的好地方。到此旅游,你可以了解古代錢幣的發(fā)展歷史、鑄造工藝、古錢的真?zhèn)伪鎰e……[詳細] |
華表位于天安門內(nèi)外、十三陵、北京大學內(nèi),又稱“謗木”,相傳始于堯舜時代,最初這種“謗木”多豎立在交通要道,供人們寫諫言,評論時政,同時也能起到路標作用,漢武帝時始稱華表,后多設在橋梁、宮殿、城垣或陵墓前做為標志,并逐漸演變成為建筑物旁的裝飾品,立在陵墓前的叫“墓表”,多數(shù)為石造,柱身雕有蟠龍等紋飾,頂端是云板或蹲獸,表……[詳細] |
昭顯廟在西城區(qū)北長街71號。清雍正十年(1732)建。因祭拜雷神,俗名雷神廟。廟坐北朝南,外垣門東向,F(xiàn)存影壁及后殿,影壁長約22米,高約3.5米,厚約2米,建筑面積約154平方米。民國時期曾在這里建立北京教育會。1925年3月10日至4月15日在此召開了“國民會議促成會全國代表大會”。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