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陳列室里的大型古香樟根雕,為湖南著名民間雕刻家傅振源老先生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帶弟子耗時兩年多雕成,重約一噸,直徑1.89米,高1.54米,雕完后因其體量為全國最大、人物故事多、工藝精湛而被譽為“三絕樹根雕”、“芙蓉仙境”。樹根上雕有30多個民間故事和歷史典故,共100多個人物和動物,為芙蓉樓最年輕的文物藏品。根雕背……[詳細] |
芙蓉樓共保存古代石碑128方,是湖南省保存古代石碑數(shù)量最多,質(zhì)量最好的地方。芙蓉樓碑刻是黔陽古城文化的精華,其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芙蓉樓本身碑刻,包括文人墨客雅集唱和的詩詞碑,芙蓉樓復修碑和在芙蓉樓刊刻的古代名家書法碑。二是文物部門從古城征集的清代政府文告碑、記事碑。碑廊分兩面,一面是詩詞書法碑,有沈從文老師田名瑜……[詳細] |
芙蓉池位于半月亭和芙蓉樓之間,為園林水景,池中山石天然生成,水中蓮花為睡蓮。半月亭相傳是王昌齡撫琴吟唱的地方,相傳王少伯在池畔月夜吟詩,芙蓉仙女常吹簫作伴。對聯(lián)“魚游水底尋明月,樹插石縫遮青天。”是鳳凰籍人士、中華民國總理熊希齡先生所作。沿長廊走近玉壺亭,亭內(nèi)有石桌、石凳,旁邊立有“冰心玉壺碑”。這是清道光二十一年(1……[詳細] |
送客亭旁的門坊原是芙蓉樓的老大門,建于清代晚期,名為龍標勝跡門,也稱“三絕門”。龍標勝跡門的門高12米,門寬7米,門坊正中為大型泥塑的王少伯送客圖,左右為春、夏、秋、冬四季圖。泥塑使用古代“堆塑”工藝,材料主要是桐油、石灰、糯米。這些泥塑造型精美,栩栩如生,世所罕見,為第一絕。令人贊嘆不已的是,牌坊高達三丈多,卻面向臨……[詳細] |
送客亭建在芙蓉樓前的潕水江邊,亭柱有楹聯(lián)“名花好共題詩句,寒雨曾經(jīng)送客舟”,為清朝道光年間的進士王誥所撰,相傳此亭為王昌齡送好友辛漸之處。亭旁空地叫送客臺。1200多年的風風雨雨,洗不去王昌齡的。……[詳細] |
老爺巷位于縣衙外東側(cè),可從府前街中段轉(zhuǎn)入。巷子狹長幽深,全長300米,是黔陽古城內(nèi)最長的巷子,因清代縣衙-從此巷行走于衙門與公館之間而得名。注禮堂位于老爺巷南端,為民國三十六年(1947)黔陽縣縣長戴成哲故居。民國三十八年(1949)“三.二五”事變后,其攜妻女前往臺灣,曾任臺灣省-政府駐韓國大使參贊。老爺巷古有“爛頭……[詳細] |
危澤甫宅,位于老爺巷北端左側(cè)與西正街交匯處的高大圍墻內(nèi),為桶形窨子屋,有前庭后院、天井、廂房,院內(nèi)有太平缸及石凳,外墻高達8米,規(guī)模宏大,空間軒敞,雕梁畫棟,十分華麗精致,曾為縣衙門小公館。該窨子屋始建于清康熙五年(1666)。清同治十三年(1874),五品銜加直隸州同知危錫瓚將其購為私宅,一直由危家子孫居住,傳至第三……[詳細] |
然翔園其前身是民國豪紳胡本焯的故居,現(xiàn)址由侗族藝人楊漢明新建。園內(nèi)以大型根雕群為主體,配以書畫、古玩等民間藝術(shù)品及花園,有主題大廳、創(chuàng)作室、勤耕稼、野人居、不二門、君子廊等民俗展廳。他收藏的侗族勞動工具、契約也十分豐富,具有鮮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楊漢明從事根藝20余年,先后得到高占祥、吳冠中等國家領(lǐng)導人及藝術(shù)家的贊揚與……[詳細] |
位于“延陵世第”對門的小墨莊,系清末民初黔城豪紳、慈善家、紅十字會負責人劉熙懋(字玉和)的后院,現(xiàn)為本土侗族畫家張國雄的字畫博物館。張國雄出生在托口古鎮(zhèn)一個印染世家。他經(jīng)過探索,運用油水分層原理和傳統(tǒng)民間印染工藝,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型裝飾工藝字畫,被著名書畫家趙樸初譽為“繼古創(chuàng)新,斯為第一”。其書畫作品融工藝美術(shù)的自然機理和……[詳細] |
張家老屋是古城保存較好的明未清初窨子屋,共兩層三進。展示的內(nèi)容主要是張家融侗、漢、苗民族于一家的故事。張家世代經(jīng)商,現(xiàn)主人張國英先生數(shù)代定居黔陽古城。張家老屋一進、二進地面鋪設(shè)銅錢,寓意出門求平安、回家要掙錢。左邊陳列有漢族的刺繡、侗族的臘染、苗族的挑繡,右邊有張老先生與袁隆平院士及來此拍攝電影、電視的著名導演及演員的……[詳細] |
位于古城北端的育嬰巷堪稱清幽寧靜。古城節(jié)孝祠、試院舊址均藏巷內(nèi)。節(jié)孝祠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后于清道光、光緒年間多次復修,民國時曾為-縣黨部,抗敵后援會辦公場所,戴笠臨時公館、《黔陽民報》社舊址。節(jié)孝祠為“工”字形窨子屋,正堂門楣金字匾額“為婦女勸”四字,為清代教育家、詩人、黔陽教諭黃本驥所書。正廳祭祀牌位有黔……[詳細] |
巖鷹洞大峽谷位于龍船塘瑤族鄉(xiāng)境內(nèi),為天然風景勝地,此處奇峰夾岸,仰視如一線天,巨石凌空,洞有鷹隼出入棲息,故名巖鷹洞,洞高約6.7m,曲折陰暗,鷹洞窄處須側(cè)身而行,壁間多生石耳,下有深潭,附近山頂有巨石筆立如箭,名為前巖,尋溪而上,景致更為壯觀,有姊妹巖、黃沙塘、石心、石筍等十幾個景點,形成一條九曲十八彎,全長4500……[詳細] |
黔陽古城AAAA 黔陽古城位于沅水上游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黔陽古城是全國保存最為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古城三面環(huán)水,是湘楚苗地邊陲重鎮(zhèn),素有“滇黔門戶”和“湘西第一古鎮(zhèn)”之稱。比云南麗江大研古鎮(zhèn)早1400年,較湖南省內(nèi)的鳳凰古城早900年。各種文化在這里交融。如果你早已厭倦了都市嘈雜而冷漠的慣性生活,如果你有能力和興致突出重圍去尋一方寧……[詳細] |
介 紹 洪江古稱雄溪,有五泉。第一、二泉在老鴉坡腳下,第三、四、五泉均位于白馬坪(現(xiàn)雄溪公園內(nèi))。民國18年,彭壽老人奔走于富商大賈之門,籌募資金,建此五泉,并于每泉之側(cè)立碑以志紀念。碑文由洪江鄭暄所書。 五泉中以第三泉水質(zhì)最佳,清洌甜潤,但因年久失修,水質(zhì)受到污染;第五泉水面較廣,也被污染,現(xiàn)均在整治修理中。第四……[詳細] |
大興禪寺東北臨老鴉坡,背靠大洪坡,左倚青龍山,右扶白虎脊梁,寺前懸?guī)r峭壁,潺潺流水,整個地勢如一巨大神椅,風景宜人。此寺占地7平方公里,建筑面積4200多,規(guī)模宏大,地勢開闊,古木蔥茂,景色優(yōu)美。寺內(nèi)凌霄、桂花、臘梅當令竟放,清香撲鼻,有“湘西第一山”、“湘西小南岳”之美稱。寺前有一小涼亭,是供游人憩息之所,亭前一對……[詳細] |
介 紹 位于沅江北岸頂端,巖石洞穿,洞呈新月形,巖似象鼻,山因巖而名。晴天時,巖影映入沅水,很像一頭大象在飲沅江水,堪稱一絕。湖南懷化市……[詳細] |
介 紹 洪江雄溪公園坐落在市郊區(qū),公園里樹木成蔭,雄溪五泉有三泉在公園內(nèi)。洪江舊公館拆下來的許多牌匾都置放在這里。 雄溪公園內(nèi)有一條曲徑石板路叫白馬坪路,長約300多米,稍加注意就會發(fā)現(xiàn)這條青石板路全部是古碑鋪成的。這些古碑大多是清代的墳碑,有乾隆年間、咸豐年間、同治年間、嘉慶年間、道光年間等。應(yīng)該說,每一石階都……[詳細] |
洪江古商城AAAA 洪江古商城依沅、巫兩水而建,成形于元末明初,至今仍遺存2000余處古建筑,面積達10萬余平方米,依稀可見其古代商貿(mào)重鎮(zhèn)的大氣。洪江古商城的街道一般分為兩種,平整、稍直且長的稱之為“街”,沿山溝而建的叫做“沖”,沖、街之間因地勢變化所形成的走道稱為“巷”。街巷密集交錯,石階遍布,狹窄彎曲,除正街外長度最長的500余米,一……[詳細] |
芙蓉樓座落在沅、舞水匯流之處的黔城鎮(zhèn),為古典園林建筑,筑疊巧思、錯落有致,被譽為“楚南上游第一勝跡”。據(jù)傳,唐天寶七年(748年),王昌齡被貶為龍標(即今黔陽縣)尉后,曾建芙蓉樓,為飲酒賦詩、宴賓送客之地。因年久失修,舊址荒蕪。清嘉慶二十年(1815),當?shù)貫榧o念這位著名詩人,在城西香爐巖辟地作園,依名修建芙蓉樓,F(xiàn)建……[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