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龍駒村 | 隸屬:南沱鎮(zhèn) |
區(qū)劃代碼:500102103201 | 代碼前6位:500102 |
行政區(qū)域:重慶市 | 地理分區(qū):西南地區(qū)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渝G |
長途區(qū)號:023 | 郵政編碼:408000 |
城鄉(xiāng)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相傳龍駒是因本地東面地貌南北走向的山脊形似匍臥駿馬,頭頸伸至長江南岸邊上,根據(jù)駿馬平臥彎曲的長頸子故取名馬頸子;且馬的頭頸與長江河間的南岸沿江岸邊有一東西走向的蜿蜒石脊梁形似蛟龍,以龍、馬(駒)形象而得名龍駒。此村因其境內(nèi)有這一景觀而得名為龍駒村。
基本介紹:
龍駒村是重慶市涪陵區(qū)南沱鎮(zhèn)下轄的行政村,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qū)劃代碼為500102103201,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500102。郵政編碼為408000,長途電話區(qū)號為023 ,車牌號碼為渝G。龍駒村與秀山村、王家灣社區(qū)、紅碑村、金雞村、關東村、連豐村、南沱村、治坪村、睦和村、焦巖村、石佛村相鄰。
歷史沿革:
由馬頸、石欄、燕窩3村合并而成。
1932年至1938年期間叫龍駒鎮(zhèn)(形成集鎮(zhèn)和繁榮的水運碼頭物資中轉(zhuǎn)站),分管羅云、土地坡;1939年至1949年期間實行保甲制度時叫龍駒鄉(xiāng);全國解放后取名龍駒鄉(xiāng),1950年9月為馬頸子、石欄、燕窩村,屬龍駒鄉(xiāng)。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為馬頸子、石欄、燕窩大隊,屬龍駒公社。
1984年恢復鄉(xiāng)村建制后為馬頸子、石欄、燕窩村,屬龍駒鄉(xiāng)。
1992年9月南沱撤鄉(xiāng)建鎮(zhèn)、龍駒鄉(xiāng)并入
周邊相關:
龍駒村附近有涪陵武陵山國家森林公園、武陵山大裂谷、重慶涪陵大木花谷·林下花園景區(qū)、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沙溪溫泉、涪陵巴山夜雨休閑旅游景區(qū)等旅游景點,有涪陵榨菜、涪陵青菜頭、增福土雞、涪陵紅心蘿卜、渝東黑山羊、涪陵黑豬等特產(chǎn),有涪陵榨菜傳統(tǒng)制作技藝、民俗——豆花飯、民風民俗——婚酒、民風民俗—— 三朝酒、民俗——開鐮、月母飲食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