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爐地村 | 隸屬:感德鎮(zhèn) |
區(qū)劃代碼:350524110205 | 代碼前6位:350524 |
行政區(qū)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qū):華東地區(qū)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C |
長途區(qū)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城鄉(xiāng)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爐地村,地名由來說法有二:其一,古代曾有人在爐地角落設(shè)爐煉鐵,故名。
基本介紹:
古代在爐地角落設(shè)爐煉鐵。又一傳說是因福春平水宮飛來一香爐而得名。傳說沒有安溪縣就沒有爐地“鄭”。清屬安溪縣金田鄉(xiāng)感德里。1981年前屬感德公社福德大隊,1981年從福德大隊拆出為爐地大隊。1984年改爐地村。爐地村全村面積1.6萬畝,人口1410人,341戶,轄亞口角落、西坑角落、領(lǐng)富角落、爐地角落,設(shè)14個村民小組,山林面積1066.7公頃,其中生態(tài)林169.2公頃,竹林26.8公頃,茶園47公頃,耕地35公頃。爐地村是感德鎮(zhèn)主要林區(qū)之一,境內(nèi)有鎮(zhèn)辦福德林場。村民主要為吳姓。
爐地村與福德村、嶺西村、大坂村、槐川村、華地村、大格村、五甲村、潘田村、洋山村、洪佑村、尾厝村、槐東村、槐植村、槐揚村相鄰。
歷史沿革:
傳說未建安溪縣時,已有爐地。
清朝時期屬安溪縣金田鄉(xiāng)感德里;1981年前屬感德公社福德大隊;1981年從福德大隊析出,為爐地大隊;1984年改稱爐地村。
周邊相關(guān):
爐地村附近有清水巖、志閩(安溪)生態(tài)旅游區(qū)、東岳寺、安溪鳳山風(fēng)景旅游區(qū)、虎邱洪恩巖風(fēng)景區(qū)、朝天山森林公園等旅游景點,有安溪鐵觀音、安溪黃金桂、山格淮山、湖頭米粉、福建烏龍茶、安溪茶等特產(chǎn),有民間信俗(清水祖師信俗)、鐵觀音制作技藝、竹編(安溪竹藤編)、安溪成珍桔紅糕制作技藝、安溪藍(lán)印花布等民俗文化。
區(qū)劃: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感德鎮(zhèn)·爐地村 |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欏畷銏ゅ冀椤愩儱小濡炪倖甯掔€氼剛绮婚敐澶嬬厵閻庢稒岣块惌瀣磼椤曞棙瀚�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婵☆偅锕㈤弻锝夋偄缁嬫妫嗙紒缁㈠幐閸嬶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楃划鏃堟倻閼恒儱鍓瑰┑掳鍊撻懗鍫曟偟閸洘鐓熸俊銈傚亾闁绘锕敐鐐烘晸閿燂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疮椤栫偛鍨傜憸鐗堝笚閸嬬喐銇勯弽顐粶閻熸瑱绠撻弻娑㈩敃閿濆洨鐓傜紓浣割儜閹凤拷 闂傚倷鑳堕幊鎾绘偤閵娾晛鍨傚┑鍌涙偠閳ь剙鎳橀弫鍌炴偩瀹€鈧幊婵嗏攽閻愭潙鐏︽い鏇嗗洦鏅搁柨鐕傛嫹 |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缂佺媴缍侀弻鐔衡偓娑欋缚閻绱掗鍡欑暤闁哄被鍔岄埥澶愭惞椤愩埄浼� QQ闂傚倷鐒︾€笛囧礃婵犳艾绠柨鐕傛嫹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