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潭沖村 | 隸屬:圭峰區(qū)(會城街道) |
區(qū)劃代碼:440705001230 | 代碼前6位:440705 |
行政區(qū)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qū):華南地區(qū)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J |
長途區(qū)號:0750 | 郵政編碼:529000 |
城鄉(xiāng)分類:城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潭沖舊為“譚涌”,以姓氏所在地有河涌為名。原是譚姓所居,后譚姓遷到東邊的南坦島(據(jù)清道光縣志),因無譚姓而改寫“潭沖”。
榮譽排行:
2019年9月,潭沖村上榜2018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qū))”創(chuàng)建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潭沖村民委員會慨況
潭沖村民委員會是會城街道屬下的一個村委會,是原七堡鎮(zhèn)15個村委會合拼后的三個村委會的其中之一個。
村委會由12條自然村,由邦忠、汾陽、沖力、四里、重華、南龍、加寧7個村民小組組成。
全村人口4495人,1464戶,耕地面積2093畝,其中水稻面積1551畝。
1995年前,七堡仍是一個孤島,交通、信息閉塞,直至1995年七堡大橋建成通車,它才結(jié)束了孤島歷史。七堡人抓住機遇,在大橋旁建立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2002年,潭沖村“兩委”成立后,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在潭沖村管轄范圍,恰逢會城鎮(zhèn)政府要征地1000畝作為李錦記集團建廠房用地,潭沖村降低門檻,通過做村民思想
歷史沿革:
相傳南宋咸淳年間(1265-1274),譚姓先祖在此居住,袁、黃、李、鄧、徐、聶等姓相繼到此定居,分立今沖瀝、四里、南龍、加寧、幫忠、汾陽等居民點。
民國期間至1951年分屬第六區(qū)七堡鄉(xiāng)、潭沖鄉(xiāng)。
1952年屬第十三區(qū)潭沖鄉(xiāng)。
1955年第十三區(qū)改稱大澤區(qū)。
1958年稱潭沖管理區(qū)。
1959年稱潭沖大隊。
1961年成立七堡人民公社時分立沖瀝、四里、南龍、加寧、幫忠、汾陽6個大隊。
1984年分稱文明鄉(xiāng)(由沖
周邊相關(guān):
潭沖村附近有啟超故里·小鳥天堂文化旅游區(qū)、圭峰山國家森林公園、宋元崖門海戰(zhàn)文化旅游區(qū)、小鳥天堂、江門梁啟超故居、新會古兜溫泉旅游度假村等旅游景點,有新會陳皮、新會大紅柑、新會甜水蘿卜、睦洲黃沙蜆、新會柑普茶、陳皮雞等特產(chǎn),有白沙茅龍筆制作技藝、火畫扇、崖門海戰(zhàn)流傳故事、新會司前木版年畫、新會葵藝、新會“蔡李佛”拳術(shù)等民俗文化。
區(qū)劃: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qū)·圭峰區(qū)(會城街道)·潭沖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