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下湯鎮(zhèn) | 隸屬:魯山縣 |
區(qū)劃代碼:410423101 | 代碼前6位:410423 |
行政區(qū)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qū):華中地區(qū) |
行政級別:鎮(zhèn) | 車牌代碼:豫D |
長途區(qū)號:0375 | 郵政編碼:467000 |
轄區(qū)面積:約130.9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約3.3萬人 |
人口密度:約25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2個社區(qū)、20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新街社區(qū) | ~001 | 鎮(zhèn)中心區(qū) | 因該街道是近年新建街道,故名新街。明嘉靖三年(1552)屬慶云鄉(xiāng)。清嘉慶元年(1796)屬盈里。1943年屬魯山縣下湯鎮(zhèn)。1949年屬魯山縣下湯鄉(xiāng)。1…[詳細] |
老街社區(qū) | ~002 | 鎮(zhèn)中心區(qū) | 因該街道建設(shè)時間較早,故名老街。明嘉靖三年(1552)屬慶云鄉(xiāng)。清嘉慶元年(1796)屬盈里。1943年屬魯山縣下湯鎮(zhèn)。1949年屬魯山縣下湯鄉(xiāng)。19…[詳細] |
亂石盤村 | ~202 | 村莊 | 因山石堆砌無章,得名。明嘉靖三年(1552)屬慶云鄉(xiāng)。清嘉慶元年(1796)屬慶里。1943年屬魯山縣耿集鎮(zhèn)。1949年屬魯山縣董村區(qū)亂石盤鄉(xiāng)。195…[詳細] |
岳莊村 | ~203 | 村莊 | 岳姓始居于此,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屬慶云鄉(xiāng)。清嘉慶元年(1796)屬慶里。1943年屬魯山縣耿集鎮(zhèn)置十五保。1949年屬魯山縣董村區(qū)亂石盤鄉(xiāng)![詳細] |
紅義嶺村 | ~204 | 村莊 | 原名“橫一嶺”,因山嶺東西橫臥,故名。后取覺悟高、正義之意改稱紅義嶺至今![詳細] |
王畫莊村 | ~205 | 村莊 | 傳明末清初孟津王姓遷來始居,因善繪畫聞名鄉(xiāng)里,故名![詳細] |
松垛溝村 | ~206 | 村莊 | 村旁溝內(nèi)松樹成林,當?shù)匾远庑稳荻,以溝名村!?a href=/henan/lushan_xianxiatangzhen_songduogoucun.html class=blue>[詳細] |
王莊村 | ~207 | 鎮(zhèn)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 | 村中王姓居多,曾名王家莊,后演稱王莊。明嘉靖三年(1552)屬慶云鄉(xiāng)。清嘉慶元年(1796)屬盈里。1943年屬魯山縣西區(qū)四區(qū)下湯鎮(zhèn)。1949年屬魯山…[詳細] |
尹和莊村 | ~208 | 村莊 | 清初,名為尹和的將領(lǐng)在此安營扎寨,故名![詳細] |
紅石寺村 | ~209 | 村莊 | 傳清雍正2年建寺院于紅色火焦石(風化花崗巖)山崖下,依此定名“紅石寺”,后在附近建村,村以寺名![詳細] |
楊家莊村 | ~210 | 鎮(zhèn)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 | 楊姓始居于此,得名。明嘉靖三年(1552)屬慶云鄉(xiāng)。清嘉慶元年(1796)屬盈里。1943年屬魯山縣下湯鎮(zhèn)。1949年屬魯山縣盆窯鄉(xiāng)。1956年屬魯山…[詳細] |
十畝地洼村 | ~211 | 村莊 | 附近有十畝耕地,地勢低洼,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屬慶云鄉(xiāng)。清嘉慶元年(1796)屬盈里。1943年屬魯山縣下湯鎮(zhèn)。1949年屬魯山縣盆窯鄉(xiāng)。19…[詳細] |
袁莊村 | ~212 | 村莊 | 村內(nèi)有袁莊故名。原名土門大隊,1982年地名普查時,因與土門公社土門大隊重名,更名為袁莊大隊,后更名為袁莊村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松樹莊村 | ~213 | 村莊 | 因村內(nèi)曾有古松樹,得名。明嘉靖三年(1552)屬慶云鄉(xiāng)。清嘉慶元年(1796)屬盈里。1943年屬魯山縣西區(qū)四區(qū)下湯鎮(zhèn)(第三保第三甲)。1949年屬魯…[詳細] |
社樓村 | ~214 | 村莊 | 傳明代石姓建樓房于此,名“石樓”。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改“石”為“社”,得名社樓。…[詳細] |
西張莊村 | ~215 | 村莊 | 張姓人家早年在此建村,且位于下湯鎮(zhèn)西部,故名![詳細] |
和尚嶺村 | ~216 | 村莊 | 西有和尚嶺,村以嶺名。明嘉靖三年(1552)屬慶云鄉(xiāng)。清嘉慶元年(1796)屬盈里。1943年屬魯山縣西區(qū)四區(qū)下湯鎮(zhèn)(第二保七、八甲)。1949年屬魯…[詳細] |
林樓村 | ~217 | 鎮(zhèn)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 | 清初林姓從福建廈門遷此,建五間二層樓房,得名![詳細] |
西許莊村 | ~218 | 鎮(zhèn)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 | 村內(nèi)許姓居多,因與東許莊相對,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屬慶云鄉(xiāng)。清嘉慶元年(1796)屬盈里。1943年屬魯山縣西區(qū)、四區(qū)、下湯鎮(zhèn)(屬三保三甲)![詳細] |
竹園溝村 | ~219 | 村莊 | 傳清乾隆59年(1794),王勃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時,五里內(nèi)皆竹園,地勢低洼,故名![詳細] |
龍?zhí)洞?/a> | ~220 | 村莊 | 龍?zhí)洞宓某青l(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葉莊村 | ~222 | 鎮(zhèn)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 | 葉姓始居于此,得名。明嘉靖三年(1552)屬慶云鄉(xiāng)。清嘉慶元年(1796)屬盈里。1943年屬魯山縣耿集鎮(zhèn)尚村保。1949年屬魯山縣下湯鄉(xiāng)。1956年…[詳細] |
地名由來:
《水經(jīng)注·滍水》載:溫泉水“出北山阜,七源奇發(fā),炎熱特甚。闞骃曰:縣有湯水可以療疾”。因縣境西部的沙河兩岸有3處溫泉,古時溫泉稱湯,此處溫泉在下游,得名下湯。
基本介紹:
魯山縣轄鎮(zhèn)。1947年建下湯區(qū),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xiāng),1988年建鎮(zhèn)。位于縣境中西部,昭平臺水庫上游。面積130.9平方公里,人口3.3萬。311公路、207國道在此相交。轄新街、老街、葉莊、龍?zhí)稖稀⑼跚f、紅石寺、尹和莊、松垛溝、楊家莊、十畝地洼、袁莊、松樹莊、西張莊、社樓、和尚嶺、林樓、西許莊、竹園溝、王畫莊、紅義嶺、岳莊、亂石盤22個村委會。礦藏有鐵、金、 大理石、蛭石、石英、螢石。農(nóng)業(yè)主產(chǎn)小麥、玉米、紅薯,兼營林、牧、蠶業(yè),特產(chǎn)柞蠶繭、桐油、中藥材、柞絲棉、棉紙、槲葉,其中槲葉出口日本等地。下湯溫泉古稱“皇女湯”,據(jù)傳為“商后”沐浴之處,可療疾、爽身。
榮譽排行: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wèi)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下湯鎮(zhèn)為2020年國家衛(wèi)生鄉(xiāng)鎮(zhèn)(縣城)。
2019年11月,下湯鎮(zhèn)被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認定為2019年河南省特色生態(tài)旅游示范鎮(zhèn)。
2014年7月,下湯鎮(zhèn)被國家住房城鄉(xiāng)建設(shè)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zhèn)。
歷史沿革:
明嘉靖年間屬慶云鄉(xiāng)。
清嘉慶年間分屬慶里和盈里。
1912年為西區(qū)、四區(qū)、下湯鎮(zhèn)。
1949年稱下湯區(qū)(七區(qū))。
1958年區(qū)廢,成立下湯公社。
1961年公社改為區(qū)。
1969年復(fù)設(shè)下湯公社。
1983年改鄉(xiāng),屬魯山縣。
1989年改置下湯鎮(zhèn)。
區(qū)劃: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下湯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