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云臺山景區(qū)(云臺街道) | 隸屬:海州區(qū) |
區(qū)劃代碼:320706009 | 代碼前6位:320706 |
行政區(qū)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qū):華東地區(qū)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蘇G |
長途區(qū)號:0518 | 郵政編碼:222000 |
轄區(qū)面積:約68.12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約2.75萬人 |
人口密度:約40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1個社區(qū)、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凌州社區(qū) | ~001 | 主城區(qū) | 相傳于西漢時已有村落。村名來歷:一說,因古代有凌姓家族居住而得名;一說,因村前有條大溝,長滿菱角、茨菇之類,名曰菱溝,后演變?yōu)椤傲柚荨��!?a href=/jiangsu/xinpuqu_yuntaixiang_lingzhoucun.html class=blue>[詳細] |
朱麻村 | ~200 | 村莊 | 該村出現(xiàn)于漢代,其得名有兩種說法:一說因唐王李世民帶領薛仁貴征東路過此處時,馬隊曾駐此,得名“駐馬”,后漸變?yōu)椤爸炻椤�;一說是南宋大文人朱熹和神仙麻姑…[詳細] |
鳳凰村 | ~201 | 村莊 | 清嘉慶元年(1796年),初為鹽灘,民國初年始有人居,漸成村落。因鹽灘遍布和有楊姓居住,名“楊圩”,后因位于鳳凰山嘴處改為“鳳凰”�!�[詳細] |
漁灣村 | ~202 | 村莊 | 明末清初,因云臺山在海中時,此處為漁船避風之海灣�!�[詳細] |
東磊村 | ~203 | 村莊 | 因位于花果山東、村內有三磊石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時,設立東磊大隊。1983年改為東磊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山東村 | ~204 | 村莊 | 因位于前云臺山東部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時,設立山東大隊。1983年改為山東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后關村 | ~206 | 城鄉(xiāng)結合區(qū) | 因駐地居民點后關,故名。古稱關中村或關里村。明代為“東海十八村”之一。1958年公社化時,設立后關大隊,1983年改為后關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前關村 | ~207 | 城鄉(xiāng)結合區(qū) | 漢代已有前關地名,原與后關村為一個村,古稱關中村,又稱關里村。為安漢將軍麋竺故里,原“糜氏莊園”在此村中。明代稱關中前村。名入“東海十八村”�!�[詳細] |
丹霞村 | ~208 | 城鄉(xiāng)結合區(qū) | 因過去該地有丹霞寺而得名。該村始建于漢代,始稱“水流里”。明代為“東海十八村”之一。1958年公社化時稱勝利大隊。1981年更名為丹霞大隊。1983年…[詳細] |
西山村 | ~209 | 城鄉(xiāng)結合區(qū) | 因位于前云臺山腳下,云臺街道最西部而得名�!�[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居云臺山下,故名。
基本介紹:
2013區(qū)劃調整:撤銷云臺鄉(xiāng),設立云臺街道辦事處。調整后行政區(qū)域面積為68.12平方公里,人口3.1萬人,轄西山、丹霞、前關、后關、山東、東磊、漁灣、朱麻、鳳凰9個村民委員會和凌州居民委員會。
云臺街道地處連云港市云臺山南麓,西連市中心城區(qū),東鄰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南北分別與國營云臺農場、云臺林場接壤。全鄉(xiāng)總面積59.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萬畝,山地3萬畝,東西方向長約15公里,呈帶狀地形。共轄10個行政村,3.2萬人。是市中心城區(qū)新浦區(qū)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鄉(xiāng)。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復雜的地形地貌,賦予云臺鄉(xiāng)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基礎條件。
區(qū)位優(yōu)越,交通便捷。西距新浦城區(qū)2公里,東距連云港
文化旅游:
與小蓬萊同樣具有仙氣的地方是漁灣。漁灣過去曾是個漁村碼頭,后來海水東退,山下才逐漸變?yōu)榱继�。這里山僻人稀,自然環(huán)境很少遭到破壞,民風淳樸,有濃郁的田園風味�!剁R花緣》中對山林風光的描述,多取
水簾洞位于連云港市海州區(qū)云臺山風景名勝區(qū)花果山郁林路5號花果山景區(qū)內,年代為清。類別為其他。2022年,水簾洞被列為海州區(qū)第一批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水簾洞北洞口東至洞東10米,西至洞
馬關碉樓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云南省文山州馬關縣馬白鎮(zhèn)。馬關碉樓包括石丫口碉樓和龍半坡碉樓。兩碉樓始建于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相距約1.5公里。龍半坡碉樓位于馬關縣馬白鎮(zhèn)東南面約3
糜竺井位于海州區(qū)云臺街道關里中心小學院內東側,年代為不祥。類別為古建筑。2022年,糜竺井被列為海州區(qū)第一批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北至教學樓前,西至校內中心路,南至井口外延5米,東至井
歷史沿革:
1949年,設東磊鄉(xiāng)。
1958年,與南城鎮(zhèn)合并,成立云臺人民公社,屬灌云縣。
1966年,析分為云臺人民公社、新河人民公社、南城鎮(zhèn),仍屬灌云縣。
1983年3月,云臺人民公社劃歸連云港市南城區(qū);6月,云臺人民公社改為云臺鄉(xiāng),屬云臺區(qū)。
2001年,劃歸新浦區(qū)。
2013年更名為云臺街道,沿用至今。
區(qū)劃: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州區(qū)·云臺山景區(qū)(云臺街道) |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欏畷銏ゅ冀椤愩儱小濡炪倖甯掔€氼剛绮婚敐澶嬬厵閻庢稒岣块惌瀣磼椤曞棙瀚�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婵☆偅锕㈤弻锝夋偄缁嬫妫嗙紒缁㈠幐閸嬶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楃划鏃堟倻閼恒儱鍓瑰┑掳鍊撻懗鍫曟偟閸洘鐓熸俊銈傚亾闁绘锕敐鐐烘晸閿燂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疮椤栫偛鍨傜憸鐗堝笚閸嬬喐銇勯弽顐粶閻熸瑱绠撻弻娑㈩敃閿濆洨鐓傜紓浣割儜閹凤拷 闂傚倷鑳堕幊鎾绘偤閵娾晛鍨傚┑鍌涙偠閳ь剙鎳橀弫鍌炴偩瀹€鈧幊婵嗏攽閻愭潙鐏︽い鏇嗗洦鏅搁柨鐕傛嫹 |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缂佺媴缍侀弻鐔衡偓娑欋缚閻绱掗鍡欑暤闁哄被鍔岄埥澶愭惞椤愩埄浼� QQ闂傚倷鐒︾€笛囧礃婵犳艾绠柨鐕傛嫹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