洣泉書院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城,始建于宋嘉定年間,原名黃龍書院。乾隆十八年(1753年)由知縣周仁魁重修,并拔官田充實經(jīng)費,更名為烈山書院。嘉慶二年(1797年)酃縣知縣趙宗文增修齋舍,因縣有洣水發(fā)源南境之根索嶺下自東南流入西北,貫穿縣境,于是取學者誠能如泉之涓涓不息,則百川學海無不可至之意,將烈山改為洣泉,道光五年(1825年)知縣沈道寬將書院遷建至北門外校場坪改名酃湖。同治二年(1863年),邑紳萬典璋將書院遷回原址,復(fù)名洣泉,此后洣泉書院興學不斷,當時書院有學田272畝,年收租谷548石以供經(jīng)費,著名的山長有安仁周元和、寧鄉(xiāng)王開卓等,清朝末年洣泉書院被改為第一高級小學堂。
洣泉書院處于洣水發(fā)源地,背青臺、面鹿原,遙望云秋,諸山而列,書院坐北朝南,以南北為中軸線,東西兩廂房對稱,屋檐施石溝滴水,封火山墻,房檐四角起翹高挑,玲瓏別致,屬江南清初祠堂建筑形式。洣泉書院大門兩側(cè)鐫制的對聯(lián),"莫嘆山城書院小,緣儀楚地圣賢多",道出了洣泉書院樸實典雅的建筑風格和人才輩出的歷史淵源。
洣泉書院為土木結(jié)構(gòu),三進兩廂式建筑,建筑面積1942㎡,兩廂為學生學舍,有大小房間58間,或許正因為狹小而恰恰給人一種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寒窗書香氣氛,整個書院古樸幽靜,校舍之間有走廊相環(huán),天井相通,院前四根大圓木柱威武挺立于兩側(cè),氣勢非凡,院內(nèi)古樹蒼綠青翠,后院有花壇,魚池裝飾別有一番情趣。
站在大門口一眼望去,建筑中軸設(shè)有大門、講堂、大成殿三進,依次增高寓意步步高升,書院一進為天井式室內(nèi)庭院,院內(nèi)兩株古桂花樹,每到農(nóng)歷8月便是滿院芳香,入大門沿回廊,經(jīng)講堂兩旁狹長的通廊,可進入大成殿和東西齋舍,交通流線明確合理動靜相宜。二進是中廳,即書院的核心部分講堂,為歷代老師授課的場所,門首高懸一塊木匾"魁星點斗",為道光年間大清翰林孔繼勛在此講學時所題,目的自然是希望學子們,學有所成,金榜題名。講堂兩邊的走廊上方是拱形門。
過講堂后左右有兩個對稱布局的天井,洣泉書院共有天井11個,大小不一,變化多樣,這些天井不僅巧妙地解決了屋頂排水問題,且收到了很好的采光、通風的效果。
正面為大成殿,殿內(nèi)中原設(shè)有孔子神位,兩側(cè)為先生寢房,洣泉書院大成殿的后側(cè),原是書院老師的住室,左右兩間、中間為天井,花池是整個書院的后花園,在書院的東側(cè)齋舍,共有號舍20間,每間不足5平方米,是名副其實的斗室,兩側(cè)齋舍與此對稱布局,形制大小及數(shù)量基本一致,生員每兩人一間,寒窗苦讀,齋舍有時也兼作考場,自宋至清,炎陵考取進士11人,舉人43人,貢生374人,大部分人都在洣泉書院就讀過,可以說洣泉書院不僅是頗有古色古香民俗文化特色的觀光勝地和學子成才的搖籃。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中國革命艱難曲折的歷史見證,啟迪后人的宣傳教育陣地。
一九二八年三月中旬,毛澤東率領(lǐng)工農(nóng)革命軍第一次攻克炎陵縣城,打開了監(jiān)獄,釋放了被關(guān)押的群眾。在洣泉書院前大操坪召開千余人參加的群眾大會,宣傳工農(nóng)革命軍是為窮人鬧翻身求解放的軍隊,宣傳保護工商業(yè)的政策,號召貧苦人民團結(jié)起來,打土豪分田地。系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時期革命遺址。
1996年洣泉書院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洣書院一直為炎陵縣文化重地,昔日學子土人薈萃于此,人才輩出,正如洣泉之涓涓之不息,皆賴于此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