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澄海 大萊蕪炮臺位于澄海市壩頭鎮(zhèn)之萊蕪島上。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是清初潮州府的海防營汛。東至南澳島的五嶼水汛30海里,西至放雞山水汛60海里,南至達濠水汛40海里,北至鎮(zhèn)標右營水汛30海里。炮臺面積1348平方米,原設(shè)火炮8門(已失)、營房27間(存殘垣)、配水兵42名,屬清兵防南澳鎮(zhèn)澄海協(xié)左營�,F(xiàn)炮臺仍在,呈長方形,長52米、寬25.9米、高5米,外堞厚0.7米、內(nèi)堞1.8米、垛高1米,炮臺內(nèi)西南角一平面方形炮位,邊長13米、堞厚2.1米、面積169平方米,炮臺東南面開一門,高2.7米、寬1.55米。歷史上萊蕪島是潮州海防軍事重地,據(jù)《澄�?h志》載:明隆慶三年(1569年)已夏6月,左侍郎劉濤總督閩廣軍務(wù),大破�?茉槐居诖恕.敃r總兵郭成趕來配合戰(zhàn)斗,以萊蕪火炮攻�?艽唬群?茉槐就端劳觥C鞒绲澦哪辏�1631年),福建�?芾钪�,駕舟10艘,聚眾由萊蕪入南港犯澄�?h城,也由萊蕪營汛與內(nèi)地官兵聯(lián)合圍剿李之奇、殲滅賊寇。明末鄭成功(1624年—1662年)下臺灣,也先后兩次駐足萊蕪要防。至清康熙年間,潮州總兵右營把總分兵駐扎于此,始正式建大萊蕪炮臺。它對研究廣東、潮州海防史及清代軍事布防都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價值。
1989年6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延伸閱讀:
闂備胶枪缁绘劙宕㈤弽顐ュС妞ゆ帒瀚粻锝夋煙鐎涙ḿ鐭嬬紒顕嗘嫹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濡﹢鏌i悢绋款棆缁绢厸鍋� 闂備胶枪缁绘劗绮旈悜鑺ュ剹婵°倓鑳堕悵鍫曟煟濡も偓閻楀﹪锝為敓锟� 缂傚倸鍊搁崯顖炲垂瑜版帗鍋熸い鏍仜鐟欙箓鏌涢锝囩煂缂佸鎷� 闂備胶鎳撻悺銊╁垂婵傛悶鈧懘鏁傞悾宀€鎳濆┑鐐村灦椤曆囨晸閿燂拷 |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缁狅綁鏌熺€涙ḿ鐭嬬紒顕嗙畵閺屻劌鈽夐搹顐㈩伓 QQ闂備焦瀵ч崘濠氬箯閿燂拷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