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碑村
民國初期,高碑村有“汪家”這一汪姓家族,為祭奠先輩,在現(xiàn)高碑村9組電信塔處立有石碑一塊,后每年前去供奉。因立石碑所處地勢在本村內為最高,故稱高碑。石碑又臨318國道,在附近鄉(xiāng)鎮(zhèn)頗有名氣。2002年村級組織合并,現(xiàn)村委會就由“高碑”命名。1966年前的村為大隊,極為原上游大隊、干勁大隊、繁榮大隊)。文化大革命初(1966年)至2002初,上游大隊、干勁大隊、繁榮大隊更名分別為平河村(有平坦的農(nóng)田及河……。 |
因在場鎮(zhèn)的一條大路上,有兩塊碑,得名。1961年得名五桂公社第8大隊,1981年更名為高碑大隊,1984年更名為高碑村,2002年將五壘村合并。高碑村……。 |
在境內有高碑埡口而得名。高碑村:1950年前屬中和鄉(xiāng)第一保。1951年命名高碑村,1958年位高碑管理區(qū),1961年為高碑大隊,1966年改為紅旗大隊(“文革”背景命名)1981年復名高碑大隊。1983年改名高碑村。久和村:1950年前屬關濺鄉(xiāng)第十保。1951年命名久和村,1958年為久和管理區(qū),1961年為久和大隊,1966年改為前進大隊(“文革”背景命名),1981年復名久和大隊,1983年改……。 |
此地有一高大石碑,得名。1952年為6村,1958年為6大隊,1981年改為高碑大隊,1982年更名高碑村,后成立高碑村民委員會,地名沿用至今。高碑村……。 |
相傳清末時期,有3名學生為了紀念去世的恩師,在這里立了一塊高大的石碑,名叫“民望碑”,又曰“十里碑”,距縣城10華里,碑文記載先生的思德和桃李滿天下的成就。為傳承尊師重教的傳統(tǒng)美德,故命名高碑村。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為一區(qū)所轄,稱高碑保;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屬下店鎮(zhèn)所轄;1950年屬軍店鎮(zhèn)所轄;1952年屬二區(qū)所轄;1956年為長勝公社、塘溪鄉(xiāng)所轄;1958年人民公社化運動,屬長勝……。 |
“高碑”指高碑山。高碑村解放前為高碑山鄉(xiāng),解放初期成立合作社,六十年代更名為綠化二,1971年撤區(qū)并社時與浮山大隊合并,取名高碑大隊;1980年屬湖泗人民公社;1983年撤社建鄉(xiāng)時更名為高碑村,屬湖泗鄉(xiāng);1988年撤鄉(xiāng)建鎮(zhèn)時屬湖泗鎮(zhèn),2012年屬湖泗街道管轄至今。高碑村……。 |
高碑村位于后坪鎮(zhèn)西北部,距集鎮(zhèn)6公里,版圖面積11平方公里。全村轄4個村民小組,189戶,647人,耕地面積1041畝,其中水田面積76畝,旱地面積965畝,山林面積7483.8畝。村兩委班子成員3人,黨員24人,設支部1個。2014年實現(xiàn)村級集體經(jīng)濟純收入6.5萬元,人均純收入6500元。近年來,高碑村進一步鞏固教育實踐活動成果,以爭創(chuàng)全縣示范基層黨組織為目標,實施“雙培”工程,全面推進基層黨建……。 |
高碑村是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東北鎮(zhèn)下轄的行政村,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qū)劃代碼為510623132999。 |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閼哥數浠氱紓鍌欐祰椤曆囨偋閹惧磭鏆︽繝闈涚墔濞岊亪鏌i褍浜為柟铏崄閻忓啴姊洪崨濠佺繁闁告ǹ妫勯悾闈涱吋婢跺鎷洪梺鍛婄箓鐎氬嘲危瑜版帗鍊电紒妤佺☉濞层倗澹曡ぐ鎺撶厵闁诡垱婢樿闂佺粯鎸婚悷鈺呭蓟濞戞粎鐤€婵﹩鍏涘Ч妤呮⒑濞茶骞栭柣顓炲€垮璇测槈濡吋娈曢柣搴秵閸嬪嫰顢旈敓锟�
更多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