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地有瓷土,曾有瓷窯燒制琉璃瓦,故名。解放初曾設(shè)立琉璃鄉(xiāng)。公社化后為琉璃大隊,1984年改為琉璃村民委員會。琉璃村是著名革命基點村,位于閩贛兩省交界的歸龍山峽谷中,海撥600多米,風(fēng)景秀麗,風(fēng)景迷人。全村共有72戶312多人,糧田368畝,森林面積17237萬多畝,其中毛竹山林6700多畝,是一個資源豐富,土地肥沃,以種植和養(yǎng)殖為主要產(chǎn)業(yè)。也是高山蔬菜種植的好基地……。 |
村附近有一座鱗甲坳,山巖表面如鑲嵌片片鱗甲,光亮閃閃,狀如玻璃,故名“琉璃”。清乾隆六年(1741)起屬龍勝廳龍甸汛馬蹄塘。1912年起屬龍勝縣東團(tuán);1933年屬馬堤鄉(xiāng)的甘甲村。1949年11起屬東區(qū),1952年5月屬三區(qū),1958年8月屬馬堤公社。1961年5月屬偉江公社,從甘甲村大隊分出,叫琉璃大隊,1963年5月屬馬堤公社。1964年屬平等公社,1984年8月成立琉璃村民委員會,1987年1……。 |
琉璃位于牛駝西偏北3.6公里,地勢平坦,為中質(zhì)土壤�,F(xiàn)有人口1044人,漢族�,F(xiàn)有耕地2541畝。據(jù)查,此系古村,建于金元時代。至明永樂初年(1403—1410)劉氏從外地遷此建村,以姓氏取名劉立村,后衍為琉璃村�!�。 |
1958年成立琉璃大隊,屬于琉璃公社,1984年撤社設(shè)鄉(xiāng),成立琉璃村民委員會,屬琉璃鄉(xiāng),1989年4月改為琉璃村公所,1994年1月復(fù)為琉璃村民委員會。琉璃村……。 |
地名來歷為本村有一條溝為六里溝,從溝底到山頂有六公里距離。琉璃與六里諧音,故命名為琉璃村。自人民公社成立以來都叫新華大隊,至2001年9月撤鄉(xiāng)為鎮(zhèn)改名為琉璃村至今。琉璃村……。 |
境內(nèi)有一座古廟,廟中建筑上蓋有琉璃瓦,村名遂取琉璃為名。1951年為琉璃鄉(xiāng),琉璃村,1958年為保和區(qū)長樂公社,1980年為長樂公社,1984年為長樂鄉(xiāng),1992年為琉璃村,沿用至今。琉璃村……。 |
琉璃村位于崇州市雞冠山鄉(xiāng)西部,與大邑接壤四面環(huán)山,南高北低,形成一個完整的盆地。距雞冠山鄉(xiāng)場鎮(zhèn)10公里,距崇州60公里。平均海拔1700米,年降雨量1016毫米。是成都市海拔最高最大的高山平原……。 |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