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樓村[3]
馬姓建樓取名馬家樓,后易名。明嘉靖三年(1552)屬大寧鄉(xiāng)。清嘉慶元年(1796)屬物里。1943年屬中正鄉(xiāng)。1949年屬馬樓鄉(xiāng)。1956年屬馬樓中心鄉(xiāng)。1958年更名為馬樓大隊,屬馬樓公社。1983年更名為馬樓村民委員會,屬馬樓鄉(xiāng)。馬樓村……。 |
明末,馬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莊,并建有樓房,取莊名馬樓。明、清屬遂平縣。1931年屬四區(qū)。1936年屬三區(qū)(區(qū)署駐諸市鎮(zhèn))。1941年屬文城鎮(zhèn)四保。1951年屬五區(qū)大王莊鄉(xiāng)。1959年9月設立黃溪河生產大隊,屬文城人民公社。1960年建馬樓生產大隊,屬文城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為馬樓村民委員會,屬文城鄉(xiāng)。馬樓村……。 |
清代,馬姓在此始居,且建有一座土樓,故名。1912年設馬樓村公所。1941年屬泌陽縣龍泉鄉(xiāng)。1947年屬泌西縣雙廟區(qū)。1949年屬泌陽縣雙廟區(qū)。1956年屬縣直賒灣鄉(xiāng)。1958年屬賒灣管理區(qū)。1959年屬賒灣公社。1961年屬賒灣區(qū)。1969年設馬樓生產大隊,屬賒灣人民公社。1983年改稱馬樓村民委員會,屬賒灣鄉(xiāng)。2008年屬賒灣鎮(zhèn)。馬樓村……。 |
清代,馬氏由山西洪洞移居南頓石橋口(里寺門前)。二門馬九風遷此成村,族人馬蘭建樓,村名馬蘭樓,后簡稱馬樓。1986年更名為北馬樓。1949年屬項城縣第六區(qū)。1958年屬南頓公社。1971年成立馬樓生產大隊,屬南頓公社。1983年12月為南頓鄉(xiāng)馬樓村民委員會。1986年更名為北馬樓村民委員會,屬南頓鄉(xiāng)。1988年8月南頓撤鄉(xiāng)設鎮(zhèn),為南頓鎮(zhèn)北馬樓村民委員會至今。馬樓村……。 |
清代形成村落,因馬姓始居建村蓋樓得名馬樓。1956年此地為馬樓,1963年駐地遷至常店改為馬樓大隊,1983年由馬樓大隊改為馬樓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馬樓村:位于尚莊村南側�!�。 |
在馬氏先祖居住的集中點建造起一座閣樓,起名叫馬家樓,后取名馬樓。1983年設立馬樓村,2001年由馬樓村、陸溝村兩村合并為馬樓村至今。馬樓村:位于高作鎮(zhèn)以北3公里處。……。 |
早期,馬姓在此建樓居住得名馬樓。1958年成立向陽生產大隊,隸屬柳新公社;1983年,撤銷向陽生產大隊,設立馬樓村;1998年撤鄉(xiāng)設鎮(zhèn),隸屬柳新鎮(zhèn);2010年,經國務院批復,撤銷銅山縣,改設銅山區(qū),隸屬銅山區(qū),沿用至今。馬樓村:位于柳新鎮(zhèn)以東2公里處�!�。 |
馬樓村是山東省菏澤市鄆城縣陳坡鄉(xiāng)下轄的行政村,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10,為鄉(xiāng)中心區(qū)。區(qū)劃代碼為371725209209。 |
馬樓村位于夏鎮(zhèn)街道北部,距街道駐地公里。村黨支部書記:亓可勝,村委會主任:馬彥群。有亓、陳、馬、許等7個姓氏,亓、陳姓最多。有1個村民小組,119戶,374人。村東西300米,南北250米。耕地258畝,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等;畜牧養(yǎng)殖專業(yè)戶4個,養(yǎng)豬400頭,養(yǎng)雞500只。硬化道路2公里,樓房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居民有小汽車6輛;運輸車4輛,載重量10噸。商店(超市)1處。學生46人。已考……。 |
馬樓村是山東省菏澤市曹縣魏灣鎮(zhèn)下轄的行政村,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qū)劃代碼為371721108223。 |
馬樓村是山東省濟寧市金鄉(xiāng)縣王丕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qū)劃代碼為370828004210。 |
馬樓村是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qū)顏店鎮(zhèn)下轄的行政村,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qū)劃代碼為370812103230。 |
馬樓村是山東省菏澤市鄆城縣水堡鄉(xiāng)下轄的行政村,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10,為鄉(xiāng)中心區(qū)。區(qū)劃代碼為371725208207。 |
馬樓村是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柳林鎮(zhèn)下轄的行政村,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121,為鎮(zhèn)中心區(qū)。區(qū)劃代碼為371724103202。 |
馬樓村是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永豐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qū)劃代碼為371724002243。 |
闂佺ǹ绻堥崝灞矫瑰Δ鍛嵍闁哄瀵ч崐鎶芥煙閸忚偐鐭岄柛宀嬫嫹
更多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