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洲】 Zhōngzhōu位居湘江之中,四面環(huán)水,故名。村委會駐下洲,轄上洲、毛里山、蔣家院、隔壁院、曾家、下蔣家院、牛塘、渡口、聶家、長塘等11個村民組�?偯娣e1.3平方公里,耕地23.1公頃,254戶,786人�!�。 |
中洲村是一個四面環(huán)水的自然村,現(xiàn)有常住人口1800多人,分居在八個自然屋場,14個生產(chǎn)小組。由8個姓氏所組成.全村有水田1805畝,旱地1403畝,全靠五個抽水機埠從河中提水灌溉。村圍河修筑了全長10公里的防洪大堤。通過國家扶助,群眾集資,修建了北通筻口鎮(zhèn)新莊村、南達新墻鎮(zhèn)三合村、西貫三港村,梅花村的渡口便橋。為確保旱澇保收,村耗資250余萬元,修筑了長1600米,寬3米,深2米的排漬水圳。中洲村……。 |
中洲村簡介雩田中洲村位于雩田鎮(zhèn)東南部,四面環(huán)水,遂川江繞村而流,是遂川江流域上的一個小島。中洲村土地肥沃、古樟參天、翠竹環(huán)村,生態(tài)良好,民風淳樸。整個村莊島形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1.5公里。全村共有八個自然村:舊縣、梁家坊、穆廈、洲尾,全地8個村民小組,共338戶1478人,黨員28名,是遂川縣城古縣址之一,舊縣址有1800年的歷史,因此中洲有“舊縣”之俗稱。中洲村蔬菜種植面積1118畝,全村……。 |
1948年為四維鄉(xiāng)第三、四保,1949年屬一區(qū)四維鄉(xiāng),1950年屬店前鄉(xiāng),1952年屬灣頭鄉(xiāng),1956年撤區(qū),并入潭埠鄉(xiāng),1958年公社化建中洲、古城崗大隊,1968年并入中洲大隊,1978年恢復古城崗大隊,1984年更名中洲、古城崗村民委員會,1993年撤鄉(xiāng)設鎮(zhèn)為潭埠橋鎮(zhèn),2001年9月并入泗洲鎮(zhèn),2002年古城崗村民委員會并入中洲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中洲村……。 |
1949年后初屬四區(qū)中州鄉(xiāng);1956年鄉(xiāng)社合一時,稱中州高級社,1958年成立中州大隊,屬紅旗(后改石鎮(zhèn))人民公社。1960年從紅旗公社劃出,稱中州人民公社,設汪家、李家、上孫、下孫四個大隊。1968年并入石鎮(zhèn)公社,復設中州大隊。1984年7月,中州大隊改為中州村委會。1988年中州村委會改為村公所。1994年復設中洲村民委員會,至今屬石鎮(zhèn)鎮(zhèn)。中洲村……。 |
中洲村是江西省上饒市余干縣江埠鄉(xiāng)下轄的行政村,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qū)劃代碼為361127211502。 |
中洲村位于良村鎮(zhèn)北部,距離鎮(zhèn)政府10公里,面積13.07平方公里,全村人口1501人,轄15個村民小組:外廖、坑內(nèi)(己整體搬遷)、蛇嵊、干坑、星田、背田、紅衛(wèi)、村排、圩上、古興、向陽、雄口、江口、竹山、雄坪;耕地面積902畝,山地面積12100畝。地形為南北走向的峽谷地形,全長8.5公里,從南到北的跨地區(qū)公路(良村—永豐縣龍崗鄉(xiāng))貫穿全村,平均寬2.5公里左右,村民居住在沿河兩岸,以水稻種植為主,……。 |
中洲村位于洲湖鎮(zhèn)南部,距鎮(zhèn)政府約3公里,由七個自然村,十四個村民小組組成,1647人。全村共有黨員36名,其中60歲以上19名,支委成員4人,有耕地2262畝,林地約400畝,以種植水稻為主。近年來,以新農(nóng)村建設為抓手,以富民強村為目標,積極向外爭資跑項,充分調(diào)動村民主體作用,大力開展了村莊環(huán)境整治,全面加快了農(nóng)業(yè)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培育發(fā)展新興富民產(chǎn)業(yè)。目前,完成村級道路硬化近13公里,全村14個……。 |
以地處楊村河沖積洲地中央而名。轄區(qū)1949年屬三區(qū)長生鄉(xiāng);1958年成立楊村公社,屬長生大隊;1966年建立中洲大隊,隸五都公社;1969年又并入楊村公社長生大隊;1972年再從長生大隊劃出,復稱中洲大隊;1984年8月政社分開,楊村公社更名楊林鄉(xiāng),中洲大隊更名中洲村民委員會,隸楊林鄉(xiāng);2006年元月港東鄉(xiāng)與楊林鄉(xiāng)合并,更名葛仙山鄉(xiāng);隸葛仙山鄉(xiāng),駐地坎頭王家。中洲村……。 |
中洲村下設11個村小組,群眾382戶1496人,耕地890畝。群眾收入主要來源于水稻種植、油菜種植、設施養(yǎng)殖、勞務輸出等。通過甄別核實,中洲村仍有年收入不足3000元的貧困戶30戶100人,其中藍卡戶9戶,13人,紅卡戶12戶,49人,黃卡戶9戶,38人。精準扶貧活動中,我們將按照“深化雙聯(lián)、精準幫扶、責任到人、”的工作思路,堅持種植與改地、養(yǎng)殖與種草、勞務輸出與技能培訓、住房改造與環(huán)境整治“四個……。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塘湖鄉(xiāng),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歸藤田區(qū)陶唐鄉(xiāng),1958年成立園內(nèi)大隊,屬陶唐公社,1968年并入藤田公社仍稱園內(nèi)大隊,1972年分開恢復為中洲大隊,屬陶唐公社。1981年將4個大隊分開改為中洲大隊,仍隸陶唐公社。1984年撤大隊設村委會,成立中洲村村民委員會,屬陶唐鄉(xiāng),沿用至今。中洲村……。 |
因地處河道之中的沙洲地上,故名中洲。1949年前為黃沙鄉(xiāng)第十二保。1950年屬赤墈鄉(xiāng)。1956年屬苧圳鄉(xiāng)。1958年屬上游(次年改上瀘)公社赤墈大隊。1961年屬苧圳公社稱中洲大隊。1964年并屬黃沙公社,1968年并屬上瀘公社赤墈大隊。1972年恢復中洲大隊。1976年仍屬赤墈大隊。1978年復屬黃沙公社稱中洲大隊。1984年黃沙公社改黃沙嶺鄉(xiāng),中洲大隊改中洲村村民委員會,2003年赤墈村并入中……。 |
1948年為二區(qū)古竹鄉(xiāng)。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先后屬四區(qū)上市鄉(xiāng)和中洲鄉(xiāng)。1958年10月成立中洲大隊,屬滸灣公社。1984年撤社設鄉(xiāng),成立中洲村民委員會,屬大仙嶺鄉(xiāng)。1988年中洲村民委員會,改屬滸灣鎮(zhèn)。1989年改為中洲村公所,1994年復為中洲村民委員會。中洲村……。 |
“中”此處指“方位”,“洲”此處指“荒洲”,含義為該地處在大荒洲中間地帶。1948年和1949年初均屬樟村鄉(xiāng)。1958年設中洲大隊。1984年改為中洲村民委員會,1988年設中洲村公所,1994年復名為中洲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中洲村……。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為臨川縣一區(qū)河東鄉(xiāng),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先后屬臨川縣一區(qū)太保鄉(xiāng)、孝橋鄉(xiāng)。1955年先后成立斗門、趙家口等13個初級社;1958年成立中州大隊;1961年中洲大隊分為紅光、中洲、紅衛(wèi)三個大隊;1968年三個大隊復合并為中洲大隊,屬臨川縣紅雨橋公社,1969年劃屬撫州市,1982年紅雨公社復名孝橋公社。1984年中洲大隊改為中洲村民委員會。中洲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