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紀念館篇
王維舟紀念館位于達州市宣漢縣城巴山紅軍公園,江口湖東北環(huán)抱,始建于1983年,1986年對外開放。紀念館占地面積近8000平方米,建筑面積2200平方米,展線長2747米,整館呈階梯分布,綠樹成蔭。主館為川東民居式建筑,青磚琉瓦,氣勢雄偉。展室內(nèi)陳列圖片資料135幅,各種革命實物129件。突出陳列了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王維舟同志在建黨前后以及土地革命、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和社會主義建設各時期活動的大量史事、史實和史物,全面展示了王維舟同志“忠心耿耿,為黨為國”的一生歷程。整館與巴山紅軍公園內(nèi)高大的“紅三十三軍紀念碑”和躍馬疆場的“王維舟塑像”遙遙相望,融為一體,形成以紅軍文化為背景的紀念藏館。2…
[詳細] 郭鳳韶故居即郭鳳韶烈士紀念館,位于浙江省臺州市臨海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市)古城街道諸天巷14號。郭鳳韶(1911-1930),出生于浙江省臨海古城。她自幼受父母影響,有反封建、反對舊禮教思想,參加“風俗改良會”活動。1925年參加五卅反帝--,1926年參加乙丑讀書社,同年加入共青團。1927年四一二--政變時,她利用年幼不易引人注意的有利條件,參加營救同志工作,后轉(zhuǎn)到南京曉莊師范讀書。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曾任黨小組長、交通員、南京反帝大同盟女工委員等職。1930年9月因叛徒出賣被捕,受盡酷刑,堅貞不屈。同年10月25日在雨花臺英勇就義,年僅19歲。2005年5月,臨海市政府將其故居修復…
[詳細] 國父紀念館位于臺北市仁愛路四段中山公園內(nèi),是仿中國宮殿式的建筑,于1972年落成,全館用地約4萬平方米,占中山公園總面積的四分之一,是當今臺灣罕見的宏偉建筑物。國父紀念館的正門高敞軒宏,入門是長方形的大紀念廳,安置著孫中山先生的純銅坐姿塑像,高5.8米,重17噸,大廳后南為紀念館實用部分,上下二層,包括大會堂、圖書館、畫廊、展覽室、演講室以及其他文化服務建筑,館內(nèi)設有四百個座位的圖書館,藏書十四萬冊,中山廊長達百公尺,四大展覽室裝潢精美,設計新穎,經(jīng)常展示現(xiàn)代名家藝術(shù)品及建國史跡資料,表演廳經(jīng)常舉辦高水平的音樂、戲劇演出,演講廳每周都有學術(shù)性、生活性的講座,國父紀念館占地廣,設備先進,又位于市…
[詳細] 賀龍紀念館位于涼城縣廂黃地鄉(xiāng)井溝子村教堂院內(nèi),修繕于1987年。紀念館北距縣城2公里,占地面積約一畝。整體建筑古色古香,院內(nèi)因辟有花園、果圃、菜畦和林帶,環(huán)境優(yōu)雅怡人。紀念館分為三個陳列室,即居室、展鑒室和歷史文物展覽室。重點陳列了賀龍當年使用過的辦公用具、生活用品和革命活動圖片、資料等革命文物,此外還有高克林、楊植霖、布赫、白成銘、成楓濤、魯平等20多位黨和國家及省部領導的題詞,生動展示了當年賀龍同志革命生前的豐功偉績,。1945年10月到1964年1月間,賀龍元帥曾率部三進涼城,展開了革命活動。在解放卓資縣、涼城縣及綏包戰(zhàn)役中,賀龍司令員等曾率部三駐井溝子教堂制定克敵方略。如今在教堂柱子上…
[詳細] 黃正清將軍紀念館位于夏河縣拉卜楞鎮(zhèn),陳展以實物、圖片、情景還原等方式全面翔實地展示了黃正清將軍歷經(jīng)清代、民國、新中國三個政權(quán)的戎馬生涯。黃正清,藏族,藏名羅桑澤旺,1903年3月出生于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1920年隨其弟第五世嘉木樣-遷至甘肅省夏河縣拉卜楞寺。黃氏家族遷到拉卜楞后,其家庭主要成員先后擔任拉卜楞寺政、教、軍要職,發(fā)揮了各自不同的作用,使其家族的地位在拉卜楞得到鞏固。1943年,黃正清與家人合影夏河縣拉卜楞寺四世嘉木樣圓寂之后,由于權(quán)力之爭,拉卜楞寺上層發(fā)生內(nèi)訌。1916年,西寧鎮(zhèn)守使馬麒與攝政阿莽倉率領的拉卜楞八部落和十三莊武裝于甘家灘交戰(zhàn),阿莽倉戰(zhàn)敗。1918年11月,馬家軍組…
[詳細] 白乙化烈士紀念碑地位于我石城鎮(zhèn)河北村的小南山上,是為紀念抗日英雄白乙化烈士于1984年5月由密云縣人民政府修建的。現(xiàn)碑地總占地面積21000平方米,內(nèi)有白乙化烈士紀念碑(1995年12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0月,被中共密云縣委、密云縣人民政府確定為密云縣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F(xiàn)碑地總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白乙化烈士紀念碑(1995年12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0月,被中共密云縣委、密云縣人民政府確定為密云縣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碑地入口處建有6米高的石牌坊,正面書“白乙化烈士千古”,背面書“民族精英”,園內(nèi)有漢白玉烈士半身像、…
[詳細] 張云逸大將紀念館是海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海南省青少年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文昌市國防雙擁教育基地,位于文昌市文城鎮(zhèn)文建路51號。管理單位是文昌市民政局。張云逸大將紀念館于1992年由海南省人民政府、文昌縣人民政府籌資建成,占地面積12畝,其正門頂分為雙層,飾碧綠琉璃瓦,門楣正中鐫刻聶榮臻題寫的“張云逸紀念館”流金大字,庭院正中豎立張云逸身穿戎裝的全身銅像,銅像高5米,基座正面鐫刻彭真題寫的“張云逸大將”,基座背面為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撰寫的張云逸生平簡介。銅像后有一清水池,池上架上一座石橋,石橋直通張云逸陳列室,陳列室有兩層,門楣正中鐫刻葉飛題寫的“張云逸大將生平陳列室”,建筑面積為25…
[詳細] 豐都縣民政局革命烈士紀念館成立于2010年6月,系由原豐都縣烈士陵園因三峽工程建設搬遷復建并更名,屬財政全額撥款副科級事業(yè)單位,現(xiàn)有專兼職管理服務人員8名。該館占地1.4萬平方米,總投資980萬元,由烈士陵園、陳列館等組成,是一個集祭奠、瞻仰、紀念、參觀、休閑健身等為一體的綜合性褒揚烈士、教育群眾場所。主要承擔全縣烈士褒揚、教育群眾工作和烈士紀念設施維修管護、烈士安葬、烈士事跡遺物陳展、烈士事跡史料的收集編撰、紀念活動安排以及開展宣講教育等工作。2011年6月,豐都縣民政局革命烈士紀念館被重慶市民政局命名為“全市民政系統(tǒng)行風建設示范單位”;2012年6月29日,被民政部表彰為全國民政系統(tǒng)“行風…
[詳細] 稼祥故居紀念館是晚清時期的徽派建筑,位于涇縣岸厚村,是晚清時期的徽派建筑,建筑面積1130平方米。紀念館由序廳、展廳和游客中心3部分組成,寬敞的后庭院渾然與王稼祥故居連成一體。序廳迎面臺座上矗立著王稼祥青年時代的紀念雕像,背景線刻浮雕揭示了革命家一生走過的風云變幻、艱難險阻的革命里程。左右列置的四塊將軍紅石碑,鐫刻了稼祥青少年時代給鄉(xiāng)親好友的書信原文節(jié)錄,閃爍著革命家早期已有的進步思想。序廳右側(cè)的陳列室,以《永遠的稼祥》為陳列標題,展示王稼祥同志生平,分為:風華年代、革命歲月(上)、革命歲月(下)、杰出外交和永遠緬懷5個部分,通過200余張歷史照片和百余件珍貴文物,配合精致的模型、景觀等輔助展…
[詳細] 廣西革命紀念館始建于1978年,1988年進行了擴建,2003年完成第一次裝修改造,2011年12月,完成了第二次裝修改造。改造后廣西革命紀念館面積約5600平米,整個展覽分為新民主主義時期和社會主義時期兩個板塊,涵蓋了序廳、大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zhàn)爭時期、解放戰(zhàn)爭時期、社會主義時期、國家領導人關(guān)愛廣西七大組群,展線長約 800米,共展出文物 151件、照片 746幅。在布展內(nèi)容上,以歷史時期的突出事件為線索;在布展主題上,突出表現(xiàn)了鄧小平、韋拔群等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同時加大了對廣西各個歷史時期黨組織的主要領導人和著名英烈的表現(xiàn)分量;在布展手段上,充分利用聲、光、電多媒體,以及雕…
[詳細]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i幋锝呅撻柛銈呭閺屻倝宕妷锔芥瘎婵炲濮靛銊ф閹捐纾兼繛鍡樺姉閵堟澘顪冮妶鍡樿偁闁搞儯鍔屾禍閬嶆⒑鐟欏嫬鍔ょ痪缁㈠弮瀵娊鏁傞悾宀€鐦堥梻鍌氱墛缁嬫挻鏅堕弮鈧换娑樼暆婵犱線鍋楅梺鍝勭焿缂嶄線銆佸Ο娆炬Щ婵炲瓨绮庨崑銈夊蓟閻斿吋鎯炴い鎰剁到绾锯晠姊虹拠鑼闁哥喐娼欓~蹇撁洪鍕獩婵犵數濮抽懗鍓佹崲娓氣偓濮婃椽宕ㄦ繛妤冩嚀铻為柛鏇ㄥ灡閸嬧晠姊婚崼鐔剁繁闁告艾顑呴…璺ㄦ崉娓氼垰鍓梺褰掓敱濡炶棄顫忓ú顏勫窛濠电姴瀚悾鐢告煟鎼淬垼澹橀柛銏″絻瀹撳嫰鎮峰⿰鍛暭閻㈩垱顨婂畷鎰版偨閻㈢數锛滃┑掳鍊撻懗鍫曞煡婢跺绠鹃悘鐐插€搁埀顒侇殕缁旂喖寮存幊娴滃綊鏌熼悜妯诲暗闁告ḿ鏁诲铏规嫚閳ュ磭浠┑鐘灪鏋い锝呮健濮婄粯鎷呴搹鐟扮闂佸湱枪椤兘骞冮悜钘夌厸闁告侗鍙€閹芥洖鈹戦悙鏉戠仸缂侇喖閰i幃鍧楀焵椤掆偓閳规垿顢欓弬銈勭返闂佺ǹ绻戠粙鎴炴櫏濠德板€曢幊蹇涘煕閹寸偟绠鹃柤濂割杺閸ゆ瑦顨ラ悙瀵稿⒌闁哄矉缍侀、姗€鎮欏ù瀣壕闁割煈鍣崵鏇㈡偣閸ャ劎銈存俊鎻掔墛娣囧﹪顢涘顒佸€┑鐐茬墛濞茬喖寮婚敐鍡樺劅妞ゆ牗绮庢牎闂備胶枪椤戝懐鈧矮鍗抽妴渚€寮崼鐔告闂佽法鍣﹂幏锟�
重點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