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文筆塔篇
文筆塔又稱魁星樓,位于賀州市賀街鎮(zhèn)境內(nèi),是賀州市古代作為學官文峰的象征性建筑物,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塔高五層共27米,占地約80平方米,塔身呈六角形,塔體用大青磚砌身,表面卻呈紅色,上蓋綠色琉璃瓦,門額浮堆黑色魁星樓三個大字。塔頂層原有一鑄于南漢大寶四年(861年),重750公斤的大銅鐘,銅鐘圓形,呈開口喇叭狀,銅鐘造型精美,紋飾華麗,上鑄文1288個,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shù)價值,屬自治區(qū)重點保護文物,此鐘已于1963年遷至八步靈峰公園。廣西賀州市…
[詳細] 文筆塔,又稱文峰塔,位于湯陰縣東南城墻舊址上,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文筆塔是一座喇嘛式磚塔,高約25米,聳立在高5米,邊長7.5米的白石底座上,塔身整體呈圓錐形,通體用青磚砌成。文筆塔,塔身整體呈圓錐形,通體用青磚砌成,塔頂用的則是特制的錐形磚,所有的青磚都是經(jīng)水磨而成,光滑圓潤。塔身下部仰缽體上接平面八角形磚砌塔座,每一面都按照方位分別用篆書鐫刻著八卦符號。塔身下部覆缽造型,這也是其類似喇嘛塔之處,覆缽之上為七層圓錐體造型塔身,每層之間有兩行磚砌界檐加以分割。第五層西北方向開壺門,楣題:“俯視天中”,聯(lián)文:“甲子運回奎宿婺,文筆影入壁波澄”。上款為:“乾隆甲子初夏”,下款字跡風雨剝蝕嚴…
[詳細] 西回轅文筆塔位于襄垣縣侯堡鎮(zhèn)西回轅村東南,距襄垣縣城12.54千米,四周為農(nóng)田。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現(xiàn)存結(jié)構(gòu)為明、清風格。坐南朝北,平面呈圓形,直徑約1米,高約5米,占地面積7平方米。磚石結(jié)構(gòu),塔頂類似毛筆頭。塔底存有清同治七年(1868年)四月“魁星尊神位”的神牌�?鞘侵副倍菲咝侵星八念w星,是我國神話中所說的主宰文章興衰的神。有一個關(guān)于魁星的故事:古代有一個秀才,名字叫魁星。此人聰慧過人,才高八斗,過目成誦,出口成章,可就是長相奇丑無比,滿臉麻子,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所以屢屢面試均落第。但是他文章寫得太好了,終于被鄉(xiāng)試、會試步步錄取。到了殿試時,皇帝親自面試他的文才,一看他的麻子臉和瘸腿,心中不…
[詳細] 文筆塔坐落于建水城西南四公里拜佛山頂。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造型奇特,式樣別致,在中外塔林中別具一格,因形如文筆而得名。塔呈八面體,塔體為青石砌成的實心石塔,下部呈四方八棱形、中部方形,頂端呈扁狀。塔身不分級,通體無檐,無裝飾,只可分為塔基、塔體和塔頂3個部分。塔基周長與塔高相等,塔基周長31.4米,塔高31.4米,為圓周率數(shù)值。塔身由底向上逐漸收縮,頂部較小,長條狀,似筆頭。遠遠望去,凌空拔地而起,猶如一支巨大的文筆挺立于天地之間,故名文筆塔。此塔所在地名為拜佛山,然而整座山上并無一座寺廟,也從來沒有善南信女到此朝山拜佛。它的造型與佛塔沒有絲毫相同之處,倒很像現(xiàn)代的紀念碑。文筆塔建造…
[詳細] 南鯨山文筆塔南鯨山文筆塔,位于景東彝族自治縣文井鎮(zhèn)文華村南鯨山上,建于清康熙年間(1662--1772)的四方形密植式九級空心磚塔,即文筆塔,塔高21米,底邊寬6.9米,塔底層北面留門,塔身往上逐級收小,每層塔身正中均有佛完,九級塔檐均從塔身上疊澀挑出,塔檐呈凹曲弧線,檐下嵌出菱角牙子,有西安小雁塔的風格。此塔原有涪康熙年問碑記一塊,記述建筑經(jīng)過。塔保存完好,具有歷史藝術(shù)價值。南鯨山文筆塔經(jīng)歷了數(shù)百年的風雨蒼桑和數(shù)次地震,依然聳立1986年8月,景東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建筑南鯨山文筆塔據(jù)傳原因有二:一是因南鯨山脈直往川河中心伸長,漸漸有與河西文板山脈相銜之勢,因恐東西兩山相連后堵…
[詳細] 文筆塔是惠城區(qū)三塔之一。與西湖泗州塔和下角文星塔并列。坐落在惠州府城明代古城墻上的文筆(古稱無“塔”字),創(chuàng)建于清同治年間。樓閣式八邊形5層磚塔,建于清初的文筆塔為樓閣式五層磚塔、正八邊形,高20.29米、基座邊長2.5米,塔內(nèi)不能登臨。塔身的8個壁面上,第二層開方形明窗作為點綴,第三層南、北兩面辟有圭形門,四、五層則僅在南面辟門。塔剎的建筑頗有特色,由剎座、覆缽、寶蓋、寶珠等層組成,比例協(xié)調(diào)、裝飾性突出。塔身底層較高,達3.05米,以上各層次第減低,面積也層層縮小。據(jù)史書,取名“文筆塔”,寓意是希冀借此塔保佑當?shù)刈x書人能夠功成名就,青云直上�;谶@種寓意,塔下的東城基還被稱作為“青云路”。景…
[詳細] 廣南文筆塔云南文山廣南文筆塔,文筆塔矗立在廣南縣城南13公里壩灑村東側(cè)的三臺坡山頂。這座文筆塔始建于清道光年間,距今已逾170年,為青磚砌成的六角形空心密檐式11級古塔。全塔高35米,底層約5平方米,塔體逐層往上自然收縮。塔最高層收藏有魁星和文昌帝君銅鑄像各一尊,冠戴頂珠5顆,毛筆100支,古書1本,石硯一塊。石硯上鐫刻著“雁塔題名”4個篆字。1987年,廣南縣人民政府撥款3萬余元,不僅將古塔修葺一新。又在三臺坡埡口新建了刻有“蓮城勝境”4個大字的一座牌坊;還在古塔前后兩個山頂上新建了“望蓮亭”、“清風亭”,與古塔相映成趣,合成了一道新的風景線。地址:云南省文山州廣南縣城南13公里壩灑村東側(cè)的…
[詳細] 文筆塔,位于紫金縣瓦溪鎮(zhèn)上瀨,離瓦溪墟鎮(zhèn)8公里,是河源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筆塔始建于明崇禎九年(1636年),清同治元年(1862年)、2004年重修。坐西向東,六角三層樓閣式磚塔。高10.5米,每邊長2.2米,建筑占地面積19.2平方米,塔內(nèi)設木樓梯、木棚,攢頭頂,灰瓦,磚墻,石基腳,外墻面批蕩石灰,每層用青磚砌二層菱角牙子疊澀出檐。文筆塔三層皆有對聯(lián)橫批,從一至三層分別是“文運天開”“扶搖直上”“更上一層”。上瀨文筆塔是客家地區(qū)崇文重教的實物證明,對研究明代古塔有較高的參考價值。2005年,文筆塔被列為紫金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3月,文筆塔被列為河源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閬中白塔坐落在號稱“天下第一江山”——四川閬中白塔山的白塔,建于明代末期,共十三層,高二十九米,外十二層,內(nèi)六層并有螺旋梯道九十一級供人登臨繞窗遠眺,以便從各個不同角度觀覽閬中風物。白塔建立在城東嘉陵江外側(cè)高山之上。當?shù)桥R頂層往西北方向欣賞時,看不見腳下山崖,人感覺仿佛凌空飛翔。閬中白塔是一座風水塔,密檐式和樓閣式相結(jié)合,塔盤用石料砌成八邊形須彌座,塔身用青石砌成八邊形錐體,通身布上白灰,巧借崢嶸突兀的山勢屹立在閬中城東嘉陵江對岸東山之巔,是閬中的又一標志性建筑。有人又稱作文筆塔,有詩文匾額。與附近山灣的大佛寺、狀元洞等名勝構(gòu)成閬中旅游勝景---東山園林風景區(qū)。由狀元山折返塔山,有白塔屹立山巔…
[詳細] 景谷營盤文筆塔在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水平鎮(zhèn)營盤村景(谷)臨(滄)公路54公里路旁,有一座密格式梯形磚石風水塔,這就是景谷營盤的文筆塔,在綠樹松林環(huán)繞的丘陵之中,塔尖似玉筍刺入云空,塔有六方共八層,塔基質(zhì)料為紅砂石,塔身為青磚,塔高15.7米.塔基一層,塔身七層,塔頂呈一錐形,塔基每邊寬3.2米,高1.68米,塔身每層商1.93米,塔基座中部六邊均有石雕圖案,內(nèi)容有動物花卉人物,塔身第六層各方均有高1.2米,寬0.85米的塔門孔,塔旁立有石碑,記述其建塔經(jīng)過。1988年11月,景谷縣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地址:云南省景谷縣水平鎮(zhèn)營盤村…
[詳細]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i幋锝呅撻柛銈呭閺屻倝宕妷锔芥瘎婵炲濮靛銊ф閹捐纾兼繛鍡樺姉閵堟澘顪冮妶鍡樿偁闁搞儯鍔屾禍閬嶆⒑鐟欏嫬鍔ょ痪缁㈠弮瀵娊鏁傞悾宀€鐦堥梻鍌氱墛缁嬫挻鏅堕弮鈧换娑樼暆婵犱線鍋楅梺鍝勭焿缂嶄線銆佸Ο娆炬Щ婵炲瓨绮庨崑銈夊蓟閻斿吋鎯炴い鎰剁到绾锯晠姊虹拠鑼闁哥喐娼欓~蹇撁洪鍕獩婵犵數濮抽懗鍓佹崲娓氣偓濮婃椽宕ㄦ繛妤冩嚀铻為柛鏇ㄥ灡閸嬧晠姊婚崼鐔剁繁闁告艾顑呴…璺ㄦ崉娓氼垰鍓梺褰掓敱濡炶棄顫忓ú顏勫窛濠电姴瀚悾鐢告煟鎼淬垼澹橀柛銏″絻瀹撳嫰鎮峰⿰鍛暭閻㈩垱顨婂畷鎰版偨閻㈢數锛滃┑掳鍊撻懗鍫曞煡婢跺绠鹃悘鐐插€搁埀顒侇殕缁旂喖寮存幊娴滃綊鏌熼悜妯诲暗闁告ḿ鏁诲铏规嫚閳ュ磭浠┑鐘灪鏋い锝呮健濮婄粯鎷呴搹鐟扮闂佸湱枪椤兘骞冮悜钘夌厸闁告侗鍙€閹芥洖鈹戦悙鏉戠仸缂侇喖閰i幃鍧楀焵椤掆偓閳规垿顢欓弬銈勭返闂佺ǹ绻戠粙鎴炴櫏濠德板€曢幊蹇涘煕閹寸偟绠鹃柤濂割杺閸ゆ瑦顨ラ悙瀵稿⒌闁哄矉缍侀、姗€鎮欏ù瀣壕闁割煈鍣崵鏇㈡偣閸ャ劎銈存俊鎻掔墛娣囧﹪顢涘顒佸€┑鐐茬墛濞茬喖寮婚敐鍡樺劅妞ゆ牗绮庢牎闂備胶枪椤戝懐鈧矮鍗抽妴渚€寮崼鐔告闂佽法鍣﹂幏锟�
重點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