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區(qū)旅游景點介紹
踴躍油坊橋位于江寧區(qū)丹陽鎮(zhèn),時代為清代。油坊橋在江寧區(qū)丹陽鎮(zhèn)踴躍油坊橋村。橋的始建年代不詳,現(xiàn)橋為民國六年(1918)重建的青石單拱橋,保存基本完好。橋南北向,橋長19.4、寬5.8拱徑8米,橋柱石欄上僅存石獅一尊,河水清澈,常年不干。位于橋北20米處的一處房屋地墻體中,鑲有雍正八年刻《古梅庵亭》、乾隆二十四年刻《重建油坊橋碑記》、《乾隆甲子所收樂輸碑記》、中華民國六年刻《重修油坊橋碑記》石碑4塊。均保存完好,字體楷書明晰可辯,有3塊碑刻底部埋入土中,文字不可全辨認出。踴躍油坊橋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建南和尚橋,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東山街道建南社區(qū)窯上村13號北約10米運糧河上。該橋始建于明代,為縱聯(lián)分節(jié)單孔石拱橋,南北走向,橋長27米,寬約4.5米,矢高5米,凈跨約7米。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風格。2006年6月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淳化云居寺,位于南京市江寧區(qū)淳化街道青山社區(qū)南京華寧閥門廠院內。據(jù)《金陵梵剎志》卷九記載,高橋門外云居寺,屬小剎,西距明都城正陽門四十里,西南距所領翼善寺三十里。云居寺舊在鐘山之麓。關于此寺移建年代,《金陵待征錄》認為系“明時移舊額建于淳化鎮(zhèn)北”,但具體年代無考。據(jù)明人周暉《金陵瑣事》記載,“云居寺古松”曾被盛時泰列為金陵南郊十景之一。又據(jù)清《金陵詩徽錄》載:云居寺為明所建,屬靈谷寺所領四小寺之一。1904年重新修造過的云居寺現(xiàn)存大殿一座,后殿一座以及大殿東側僧房五間。大殿面闊17.9米,進深15.9米,后殿面闊18.3米,進深9米。大殿屋脊尚存藏傳佛教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這座大殿與后殿之間進深47米,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大殿有單軒,梁柱上有精美木雕。現(xiàn)存建筑雖為晚清……
[詳細] 湖熟清真寺位于南京市江寧區(qū)湖熟街道水北大街39號。湖熟清真寺是湖熟街道一千余回民進行教禮活動的主要場所。2006年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修理,重建大殿。清宣統(tǒng)二年(1910年)在廳左下院內鑿一水井深16.5米。清宣統(tǒng)三年大殿前左側建瓦房5間,左為水房,右為宿舍,中為客堂。1919年翻蓋前進大廳3間,大殿5間及大門東首廂房2間,1922年修建后進通道及前后臺階3座。大殿屋面原為宮殿式建筑,飛檐翹角,因年久失修,東北屋角開裂。行將倒塌,后經人民政府撥款修繕,把大殿改建成平面屋頂,殿內基本上恢復了舊貌,磚木結構,面闊40米,通進深64米。1932年前后,寺內設立回民子弟小學。1956年,回民子弟小學遷出清真寺。1964年,大殿因年久失修被拆除。1979年,人民政府撥……
[詳細] 顧起元家族墓,位于南京市江寧區(qū)橫溪街道紅旗社區(qū)曾莊村顧家山。顧起元(1565-1628),字太初,一作璘初,自號遁園居士,謚號文莊。明應天府江寧(今江蘇南京)人,任明代萬歷年間史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明代大學問家,著有《客座贅語》十卷、《懶真草堂集》詩二十卷、《金陵古金石考目》一卷、《金陵古今圖考說略》等,明崇禎元年(1628)病卒,享年六十四歲,葬于江寧區(qū)橫溪街道紅旗社區(qū)曾莊村顧家山。顧起元家族墓地現(xiàn)有墓壙東西長19,南北長16米,墓壙內種有蔬菜和茶葉,顧家山下東南角有一水塘。顧起元墓目前沒有找到,其家族墓地現(xiàn)存其后代子孫墓5座,年代分別為清—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其中有康熙二十九年墓碑一通,碑大半埋入土下,文字內容待考。顧起元家族墓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王以旂墓位于江寧區(qū)東善橋祖堂山南,時代為明。王以旂墓,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秣陵街道王家墳自然村北,南唐二陵西側。王以旂(1486-1553),江寧人,字士銘,明正德六年(1511)進士,世宗時官至兵部尚書,代曾銑總制三邊,屢破邊寇,在任六年間,修筑延綏城堡四千五百余所,又筑蘭州邊垣,嘉靖三十二年(1553)卒于固原。謚號襄敏,朝廷賜葬江寧祖堂山。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王以旂墓前尚有石刻文臣一對、武士一對、石獅一對、碑一對(見朱偰《金陵古跡名勝影集》,中華書局,2015年版)�,F(xiàn)僅存兩武士一文臣像,東側武士身高2.66米,寬1米,厚0.58米;西側武士高3.1米,寬0.93米,厚0.48米;東側文臣,高2.4米,寬0.9米,厚0.46米。距石刻北面約100米有高于地表約3米的土丘,疑為其墓所在�!�
[詳細] 洞玄觀遺址位于江寧區(qū)秣陵街道方山南麓,時代為東吳。天下名山佛道占,方山也是一座宗教名山,千百年來為佛道兩教競相開發(fā)。尤其是道教,因為開教祖師“二葛三張”中的葛玄首創(chuàng)洞玄觀于山南,葛洪后來又在此隱修,故有特殊地位。唐貞觀六年,還并棲巖觀于方山洞玄觀,擴大了它的規(guī)模。宋代楊修有《洞玄觀》詩:“葛玄功行滿三千,白日驂鸞上碧天。留得舊時壇宇在,后人方信有神仙。”明時,洞玄觀屬朝天宮管轄。正統(tǒng)十二年,曾受賜《道藏》一部。民國始廢,是全國歷史最悠久的道觀之一。另外,方山上還有南唐中主為母后所建道教的寶華宮,南宋時移建于城南門外。洞玄觀遺址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中和村花廟山遺址,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江寧街道花塘社區(qū)中和村東約250米花塘糧庫北。該遺址頂部較平整,東西長135米,南北寬120米,占地面積16000平方米。文化堆積層厚約1米。遺址頂部種有莊稼和茶樹,西約800米有江寧河支流小壩溝。遺址斷面及地表發(fā)現(xiàn)大量夾砂紅陶,印紋硬陶、泥質灰陶,紋飾有繩紋、小方格紋、梯格紋等。可辨器型有鬲、甗、罐等,從采集陶片及器型推斷該遺址為湖熟文化遺址(相當于中原商周時期)。中和村花廟山遺址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神山頭古文化遺址位于江寧區(qū)江寧鎮(zhèn)陸郎,時代為新石器。江寧陸郎神山頭古文化遺址位于陸郎集鎮(zhèn)南(鄉(xiāng)政府門前)。遺址長110米,寬55米,高出地面8米�,F(xiàn)四周用石塊砌成高4米護坡,西北臨大街建有門樓,初具規(guī)模。1951年春,南京博物院考古工作隊于縣境進行文物普查時,發(fā)現(xiàn)并確定神山頭為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時期的古人住地遺址。這一遺址被確定為“臺型遺址”。神山頭古文化遺址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牛首山、韓府山抗金故壘位于雨花臺區(qū)鐵心橋、江寧區(qū)秣陵街道祖堂東善橋林場牛首山,時代為南宋。牛首山,坐落在南京城南約15公里處起伏的丘陵之間。因山勢陡峭,形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韓府山,地處牛首山以北,綿延數(shù)里,北起秦淮河邊,南與牛首山相連,是南郊的一道天然屏障。南宋建炎四年(1130)四月,金國大將金兀術帶領金兵直逼建康(今南京),岳飛率兵在牛首山、韓府山一線阻擊金兵。抗金故壘起于韓府山,整個長度約有2000余米,時斷時續(xù)。在自然形成的山石間斷處,可以看到人工堆壘的痕跡。因年代久遠,如今已有一些地段的石壘倒塌。韓府山的龍泉寺后山,當?shù)厝朔Q其為將軍山或斷臂崖。當年,岳飛大戰(zhàn)牛首山,手下一員猛將深入敵陣,奮勇沖殺,斬殺許多金兵,自己的臂膀也不幸被敵人砍斷。他隱身在一個巖洞中養(yǎng)傷,后被當?shù)匕佟?a href=/landscape/94/niushoushanhanfushankangjingulei.html class=blue >[詳細]
昝廟古文化遺址,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祿口街道陶東社區(qū)昝廟村。該遺址面積約1萬平方米,分為大小兩個土墩,呈東北向不規(guī)則臺型。1975年和1979年南京市博物館曾對該遺址進行兩次小規(guī)模的試掘,發(fā)掘面積約135平方米。文化堆積層厚約3.5米,出土的文物主要有玉、石、陶類;有玉璜、王冠形佩飾,石斧、石錛、石鑿、石刀,石鏃等器物。陶器以紅色夾砂陶及灰黑色泥質陶為主。文化層分三層,最下層為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層;中層為湖熟文化早期文化層,相當于中原的商周時期(公元前16-11世紀);上層屬于湖熟文化晚期,相當于中原的西周時期(公元前1047-公元前771年)。1992年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橙子墩古文化遺址位于江寧區(qū)東山街道岔路口,時代為新石器。位于江寧區(qū)湖熟街道的湖熟鎮(zhèn)內有梁臺、船墩、神墩、老鼠墩、前崗等10多處,是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時期的古文化遺址,即“湖熟文化”遺址的中心區(qū)域。“湖熟文化”遺址的分布極廣,約有400平方千米,其周圍山脈綿亙,當中為秦淮平原的圩田區(qū)�!昂煳幕边z址出土了很多遺物,有石器、陶器、青銅器。遺物的發(fā)現(xiàn)表明:大約在3、4000年以前,湖熟這塊地方,就已經有人類活動。從出土器物特征及演變,考古學者認為:“湖熟文化”的主人是一群使用青銅器的部落,他們在新石器時代村莊的廢墟上建立了自己的家園。橙子墩古文化遺址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前崗古文化遺址位于江寧區(qū)湖熟街道耀華社區(qū),時代為新石器。位于江寧區(qū)湖熟街道的湖熟鎮(zhèn)內有梁臺、船墩、神墩、老鼠墩、前崗等10多處,是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時期的古文化遺址,即“湖熟文化”遺址的中心區(qū)域�!昂煳幕边z址的分布極廣,約有400平方千米,其周圍山脈綿亙,當中為秦淮平原的圩田區(qū)�!昂煳幕边z址出土了很多遺物,有石器、陶器、青銅器。遺物的發(fā)現(xiàn)表明:大約在3、4000年以前,湖熟這塊地方,就已經有人類活動。從出土器物特征及演變,考古學者認為:“湖熟文化”的主人是一群使用青銅器的部落,他們在新石器時代村莊的廢墟上建立了自己的家園。前崗古文化遺址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老鼠墩古文化遺址位于江寧區(qū)湖熟鎮(zhèn)曹家邊,時代為新石器。位于江寧區(qū)湖熟街道的湖熟鎮(zhèn)內有梁臺、船墩、神墩、老鼠墩、前崗等10多處,是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時期的古文化遺址,即“湖熟文化”遺址的中心區(qū)域。“湖熟文化”遺址的分布極廣,約有400平方千米,其周圍山脈綿亙,當中為秦淮平原的圩田區(qū)�!昂煳幕边z址出土了很多遺物,有石器、陶器、青銅器。遺物的發(fā)現(xiàn)表明:大約在3、4000年以前,湖熟這塊地方,就已經有人類活動。從出土器物特征及演變,考古學者認為:“湖熟文化”的主人是一群使用青銅器的部落,他們在新石器時代村莊的廢墟上建立了自己的家園。老鼠墩古文化遺址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神墩古文化遺址位于江寧區(qū)秣陵中學內,時代為新石器。位于江寧區(qū)湖熟街道的湖熟鎮(zhèn)內有梁臺、船墩、神墩、老鼠墩、前崗等10多處,是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時期的古文化遺址,即“湖熟文化”遺址的中心區(qū)域�!昂煳幕边z址的分布極廣,約有400平方千米,其周圍山脈綿亙,當中為秦淮平原的圩田區(qū)�!昂煳幕边z址出土了很多遺物,有石器、陶器、青銅器。遺物的發(fā)現(xiàn)表明:大約在3、4000年以前,湖熟這塊地方,就已經有人類活動。從出土器物特征及演變,考古學者認為:“湖熟文化”的主人是一群使用青銅器的部落,他們在新石器時代村莊的廢墟上建立了自己的家園。神墩古文化遺址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江寧磨盤山古文化遺址位于江寧區(qū)秣陵街道建康村,時代為新石器。江寧磨盤山古文化遺址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船墩古文化遺址位于江寧區(qū)湖熟街道趙家邊,時代為新石器。船墩古文化遺址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梁臺遺址位于南京市江寧區(qū)湖熟街道句容河北岸,1951年南京博物院考古調查時發(fā)現(xiàn)。該遺址呈臺型,傳舊有梁昭明太子蕭統(tǒng)的讀書樓,故名�,F(xiàn)存遺址文化層較厚,遺物豐富。遺址東西長約50米,南北長約36米,高約10米,占地面積約1800平方米。遺址下方,南、北為公路,東面10米處有一沙場碼頭,堆積著大量江沙。西、南兩側民房較多,遺址頂部西北側有電視插轉臺一座,占地面積約260平方米,另有一座40平方米民房,其余全建為水泥曬谷場,供當?shù)剞r民晾曬稻谷使用。1951年發(fā)現(xiàn)并試掘,1982年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陸軍炮兵學校舊址位于南京市江寧區(qū)湯山街道作廠社區(qū)以南至高莊社區(qū)以北及湯山社區(qū)范圍內。1931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決定創(chuàng)辦“陸軍炮兵學校”,1933年4月批準在湯山修建校舍和炮兵射擊場。1933年6月湯山炮兵射擊場竣工,號稱“亞洲第一靶場”。陸軍炮兵學校為國民政府的第一所兵種學校,新中國成立以后也長期承擔軍事教育訓練任務,是中國軍校中持續(xù)時間最長的校址,為國共兩軍培養(yǎng)了大批軍事人才,具有極其特殊的歷史意義�!�
[詳細] 大塘金香草谷位于南京江寧谷里街道雙塘社區(qū)。大塘金是一個村莊的名字,據(jù)谷里鄉(xiāng)志記載,清代有金姓人家圍塘而居,故得名大塘金。大塘金種植的400畝薰衣草首次綻放,天然地形造就了“梯田式薰衣草”的獨特景觀。薰衣草,馬鞭草,紫色妖嬈,風車轉,氣球飄,游人興致高,青草綠,塘水碧,村邊綠樹繞,美哉谷里!……
[詳細]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缂備浇顕ч悧鎾崇暦濠靛牅娌柣顓у亞閹虫捁鐏冮梺鍛婁緱閸樿棄鐣靛澶嬧拺闁告繂瀚峰Σ褰掓倵缁楁稑娲ょ壕褰掓煙閹澘袚闁绘挻鐟╅弻娑滅疀濮橆兛姹楅梺娲诲幖閻倿寮诲☉妯兼殕閻庯綆鍋勯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