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景區(qū)AAAA 江村始建于隋末唐初,有1300余年的歷史。據(jù)記載,咸豐初年(1851年)江村人丁達8萬余口,號稱“小杭州”。全村共有書屋9所,“重詩書,勤課誦,多延名師以訓子弟”明清時期,江氏族人考取進士、文、武舉人,明經(jīng)126人,發(fā)國初十年又出博士、學士17人,這在中國的古村落中,極屬罕見。1938年,寧國府屬六縣聯(lián)中師生員工兩千余人由宣城遷址旌德江村,八年間,在江村求學就讀的學生竟達八千余人,在海內(nèi)外頗有聲譽。發(fā)達的文化蘊育了江村英才輩出:革命烈士江上青(-主席之父);清代醫(yī)學家“人痘接種法”發(fā)明者江希舜;清代翰林院編修、書法家江志伊;中國社會黨領袖江紹銓;《語絲》發(fā)起人、民俗學家江紹原;著名數(shù)學家江澤涵……[詳細] |
朱旺景區(qū)AAA 朱旺村位于旌德縣北面,距縣城12公里,與湯村、喬亭史稱“十里三村”。205國道和217省道距本村不到1公里交匯,蔡大國防公路和大溪河環(huán)村而過。行政區(qū)域為朱旺村村委會、轄18個村民組總面積12平方公里。本村總?cè)丝?036,其中非農(nóng)人口25人,勞動力1450人,水田栽種面積2040余畝。旱地總面積340余畝除少部分作果園外,其余部分全部栽種苧麻、桑樹。朱旺村是一個始建于1300多年前的古村落,是旌德縣五大文明古村之一,房屋都是徽派建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悠久的人文歷史,獨特的建筑景觀。相傳是宋代理學大家朱熹后裔的居住地,現(xiàn)有保存下來的明清古建筑47棟,住宅建筑布局合理而獨特,具有典型的徽派建筑風……[詳細] |
旌德縣白地鎮(zhèn)江村建于隋末唐初,是一個具有1300年歷史的古村落。她位于黃山東麓205國道旁,距黃山風景區(qū)30多公里。這里雖歷盡歲月滄桑,幾經(jīng)盛衰起落,依然可見古祠巍峨,牌坊高聳,老屋林立,老街逶迤。江村宗祠是徽州傳統(tǒng)建筑技藝的代表,其風格充分展示徽派古建筑特色。歷史上,江村曾先后建起9座祠堂,除一所江祠外,其余全是江氏祠堂。分別是韶公祠、江氏宗祠、溥公祠、孝子祠、文興公祠、義興公祠、勝祖公祠、從政公祠8座,其布局均循宗、支祠的遠近關系。就形制分類,有從祖先故居演變而來,有以朱熹家禮為藍本的,有單獨立于居室之外的,還有祭祖于家的。就祠堂與宗族的關系而論,有宗祠和支祠,以及各分遷他鄉(xiāng)宗祠的統(tǒng)宗祠![詳細] |
旌德文廟與別處一樣又稱圣廟、孔廟、夫子廟,為旌德縣明清以來尊孔祭孔的場所,亦是當時法先圣先師、重道隆儒、興化起教供生員肄業(yè)的教育場地,故又名學宮。旌德文廟所處的位置在縣城中心,縣府之左,以表示它的顯赫和威嚴。1989年6月,旌德文廟被安徽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清嘉慶《旌德縣志》:“考唐貞觀四年(630)詔州縣皆立孔廟,時尚未有族邑也。寶應建邑以后,談學之制無聞,邑之學宮自宋崇寧元年(1102)始!办旱驴讖R建筑群歷經(jīng)南宋、元、明至清順治十四年(1657),屢受兵火之災,大修24次,重建5次,現(xiàn)存建筑為順治二年(1645)所建。歷次修繕費用多為私人捐獻。文廟主體建筑大成殿,初名文宣王廟,……[詳細] |
江村,座落在風景秀麗的黃山腳下,安徽省旌德縣境內(nèi),距黃山風景區(qū)三十多公里,205國道依村而過。-總書記的祖祖輩輩-在這里。二00一年五月二十一日,-主席親臨江村,瞻仰祖居,探望鄉(xiāng)親,并題字留念。江村建村近1400年。據(jù)江氏家譜記載,夏禹國相伯益子玄仲被禹的兒子啟封于江地,是為江氏始祖。江玄仲第八十六世孫文學家江淹是南北朝梁時考城人,任宣城太守。江淹五世孫江韶遍游黃山白岳,終擇旌西金鰲山族居,始稱江村。江村,枕山環(huán)水,阡陌縱橫,山川靈秀,前有山峰聳然侍立,后有幽谷深藏,村中雙溪環(huán)繞,匯鎖村口聚秀湖周旁古廟寶塔,詩碑堤欄,垂柳秀荷,相映成畫;丈碳笆嘶碌姆e年造化,使江村一度享有“小杭州”美名。明清……[詳細] |
《辭!方o牌坊下的定義是:“又稱牌樓。一種門洞式的紀念性建筑物。一般用木、磚、石等材料建成,上刻題字。舊時多建于廟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園林前或街道路口,用以宣揚封建禮教、標榜功德!昂茱@然,牌坊具有表彰、紀念、導向或標志作用。假如讓時間倒流40年,江村路口至水口巍巍然挺立著6座牌坊。用江村老人的話說:聚秀湖是方硯,象山寶塔是彩筆,村頭的一排牌坊恰是筆架。除此以外牌坊集中的地方與棠樾一樣建在江氏宗祠前,橫跨老街一群6個,那陣勢誰見了不肅然起敬。父子進士坊位于旌德縣江村老街上,是江村牌坊的僥幸留存者,幸虧緊挨它建的民房保護了它。據(jù)說“0”時有人想用0炸掉它,但又怕炸了住房,改用火燒,燒炸了幾塊石……[詳細] |
旌陽三橋位于宣城市旌德縣城旌陽鎮(zhèn)徽水河上。旌陽三橋包括淳源橋、架虹橋、黃濟橋,均橫跨徽水河,東西走向。是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淳源橋上市橋:始建于北宋豐任戌年(公元1082元)九月,落成于癸亥年(公元1083年)四月,為知縣馬譓所昌建,僧惟靜募化,民輸材、捐谷、服役、獻金者,十分踴躍。故輕而易舉建成。初名:“平政橋”。南宋開禧丁卯年(公元1207年),知縣李延忠修葺,易名:“淳源橋”。嘉定丁丑年(公元1217年)知縣方俌重修,改名:“跨云橋。”寶祐初年(公元1253年),知縣趙崇涉再修,稱為:“瑞虹橋。”元代至元庚辰年(公元1280年),達魯花赤(知縣)阿禿重修,名為:“永安橋!痹懸椅茨辍[詳細] |
篤修堂:明代建筑,是江村近代兄弟博士江紹銓、江紹原及清代光緒年間“叔侄翰林”江樹昀、江希曾的祖居,是江村現(xiàn)存年代最久的古民居。篤,誠實之意;修,修養(yǎng)之意,F(xiàn)只保存了原來的五分之一,也是清代醫(yī)學家江希舜的祖居。江村明清進士18人,此屋占居4人。此堂之曾經(jīng)歷史輝煌,可見一斑。該堂門兩側(cè)有兩根扁形的石柱,是旗桿石。旗桿石圓的、方的在古村落中比較常見,扁形的則十分少見,按封建等級規(guī)定,只有兩品以上的官才能用扁形的旗桿石。它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大門時牌坊式門樓,磚雕精美,此門樓五檐門罩也只有二品以上大官才能采用。要進屋,先得跨上幾級臺階,可謂門檻很高,身價便越高。進屋有一道門,中間的是中門,兩邊便是邊門。……[詳細] |
聽泉樓沿溪北上十余米,即到達許氏宗祠大門口,迎面是一座四柱三門五樓法式的花崗巖節(jié)婦石牌坊,牌坊品相完好無損,只是左部基腳下沉,有拔隼現(xiàn)象。仰視牌坊落款處,得知此坊是明嘉靖丁酉年(1537)當朝皇上為表彰村民許保妻章氏守節(jié)而立,至今400余年。古牌坊屹立在許氏宗祠門前,似乎在向人們低低泣訴章氏當年是如何操守婦家之道的。穿過節(jié)婦坊,即進入許氏宗祠。許氏宗祠的前進與后進已于“0”期間被拆毀改作小學教室,但主體建筑中進享堂仍完好健在。中進享堂的古韻較之皖南許多名祠,諸如歙縣呈坎羅家祠堂、黔縣西遞胡家祠堂、本縣龍川胡氏宗祠等,不能相比,許祠的中進享堂面闊七間,進深四間,占地面積約300多平方米,抬梁硬山……[詳細] |
樂成橋位于旌德縣三溪鎮(zhèn)三溪村。俗稱“三溪大橋”,又稱南河橋。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清初為洪水沖毀。清康熙年間(1662年—1722年)眾人集資重建。全長156米,寬6.20米,橋面至河床高9米。橋孔凈跨度尺度不一,中孔為11.50米。橋面兩側(cè)設有石質(zhì)欄桿。樂成橋橫跨徽水河,南忱獅子山,北架三溪老街,僅次于歙縣太平橋,被稱為“千里皖南第二橋”。明正德二年(1507)、造石橋五洞,涼亭一所,因名其橋為“通津橋”。清嘉慶《旌德縣志》載:“南河橋在縣北三溪,距縣三十里,諸水聚匯之所。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知府羅汝芳建。國朝康熙中,邑人江宗孔重建。河闊橋長,計十一孔。工石堅致,欄循整……[詳細] |
孝子祠位于江村村中,全稱“明孝子江文昌公祠”,坐北朝南,始建于1535年。清代光緒辛丑(1901)年,后人在原江文昌住宅舊址上擴大改建成祠,所以該詞為面闊三開間,前、中、后三進的民宅格局,總建筑面積503.76平方米。此祠原是族人第四十九代老祖江添宗(文昌)于明代所建,又稱“孝友堂”,意在重文孝友,故此得名。他曾經(jīng)有機會進入仕途,但因他父親遠在開封任淆川縣教諭,時感身體不適,他的母親又常年臥病在床。所以他決定舍棄功名而留在家中伺候年老多病的父母,一直未曾出外做官。他的孝行深得世人敬佩,被載入縣志。孝子祠是后人了解、剖析我國古代生活理念的重要實物資料。2016年進行了全面維修,2006年5月被公……[詳細] |
仙人谷森林公園位于蔡家橋鎮(zhèn),距205國道僅百米之隔,以幽谷、奇峰、天然森林等自然風光和珍禽異獸著稱。相傳李白在天寶十二年游歷皖南時曾途經(jīng)此地,曾留詩一首:“石壁望松廖,宛然在碧霄,安得五彩虹,架天做長橋,仙人若愛我,舉手來相招!薄跋扇斯取北阌纱硕妹! @內(nèi)有灌木自然林二百頃、杉木林六百五十頃、另有楓香林、柏樹林百余頃。在園內(nèi)縱橫交錯如迷宮般的山溝幽谷中有木魚山、神仙凹、龍?zhí)镀俨、銀蛇戲金蟾、螞蝗尖山頂井、穿山巖洞等眾多自然景觀,谷中還有寶塔、古墓葬、松廖庵遺址、龍王廟遺址等人文景觀多處! ∩止珗@內(nèi)不僅有拔樹、五谷樹等珍奇樹種,還有麋鹿、白尾山雞等國家級保護動物可供游人觀賞![詳細] |
江氏宗祠位于江村北部,該宗祠坐西北朝東南,屬磚木結(jié)構(gòu),總建筑面積1236.05平方米,前、中、后三進二天井,面闊七間,由于它是--的總祠,所以在體量、用材方面都比其他家祠略勝一籌。門樓面闊七間進二間,重檐歇山式屋頂,花磚筑脊,小瓦覆蓋,雀替等木構(gòu)件均有雕刻畫面,門樓前設有通道及東西兩側(cè)各設一池。該祠體量大,用料大,做工精,匯集了磚、木、石三雕工藝,是典型的徽派古祠堂之一。不僅是凝聚家族血緣和感情的紐帶,而且作為家族悠久歷史和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與標志,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2020年進行過全面維修,2006年5月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黯然別墅位于江村村中心,是民國安徽省代理省長江紹杰故居,建于1927年,俗稱“老旦新屋”。坐東朝西,系磚木結(jié)構(gòu),占地面積817.6平方米,主體建筑占地294平方米,呈方形。門頂內(nèi)外兩側(cè)各有青磚磚雕獅子一對,形態(tài)逼真;木雕斜撐,工藝精湛、十分精致,圓形門額上提有“黯然別墅”四字,正屋大門有“吾愛吾廬”磚刻。該別墅是江村古名居中獨具一格的無天井之建筑,風格與其他建筑迥然不同。整個結(jié)構(gòu)保存完好,屬中西合璧,別具特色,2006年5月被公布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進修堂位于江村村中,建筑面積538.86平方米。該建筑坐東朝西,系磚木結(jié)構(gòu)。是江氏族長江旦仁為時任蕪湖道尹的本家江紹杰所建!斑M修堂”,其意進德修業(yè)的地方,是典型的徽派古民居。前后進有兩方大天井,天井四周及過道處均以條石鋪地,余者為方磚斜鋪。進修堂的內(nèi)裝修雕飾精美,隔扇、掛落、駝峰等都賦予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進修堂不僅展示了徽派古民居的建筑藝術水平,而且有著很好的人文韻味。2006年5月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茂承堂位于江村東北部,磚木結(jié)構(gòu)。是民國初期黎元洪政府代理總理江朝宗的祖居,始建于明代。該建筑坐北朝南,依山傍水而筑。正屋高12米、四進16間、邊房12間、大小天井14個,立柱124根。結(jié)構(gòu)碩大嚴謹,典雅古樸。該堂后進、東邊馬房、雜房、花園、對面官廳,西廂學堂、前院東側(cè)牌坊均已被毀。茂盛堂是江村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古名居之一,具有重要的文物保護價值。2006年5月被公布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江冬秀故居為清代建筑,與江澤涵故居相鄰,該建筑占地459平方米,現(xiàn)存僅有108平方米,主體原貌依舊。屋內(nèi)設天井,上有小姐繡樓,繡樓上的圓柱與檐口間的斗拱,刀工精細,造型美觀,如同自然生長一般。特別是堂前橫梁與木柱的銜接處,都以木雕花托相襯,上面的麒麟和牡丹圖案栩栩如生,美觀大方,堪稱一絕。堂前地面上還有一朵碩大的牡丹,象征著榮華富貴。外呈雙重圓形圖案,直徑約為一米,兩圓之間是精美的菱花和荷花的圖案。……[詳細] |
江村老街位于江村村中,北起江氏宗祠、南至溥公祠,全長500米,寬2米。歷史上老街有數(shù)十家商肆店鋪,十分繁華,是江村人主要的公共活動場所之一。老街的存在,對于構(gòu)筑江村歷史風貌具有直觀、形象、真實的優(yōu)勢,是江村人文內(nèi)涵的重要組成部分。老街上的古牌坊、古民居、古水圳、古巷道以及斑剝凹凸的石板路等,均能給人帶來歷史的回味,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浸染。2006年5月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朱旺村古建筑群距205國道1.5公里,距黃山風景區(qū)67公里。朱旺村建村1300多年,該村朱姓居多,系南宋大理學家朱熹的后裔,具有悠久的人文歷史、奇特的建筑景觀。朱旺村古建筑群包括古民居2棟、古橋梁13座、古井9口和1條古水街,均位于朱旺村。朱旺村1號井至9號井均依朱溪河兩邊修建,石構(gòu)矩形,長、寬、深尺度不盡相同,均為明代所建。1)垂裕堂、紹興堂。保護范圍:東15米,南10米,西10米,北1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5米,南、西、北10米。(2)福成橋。保護范圍:東10米,南10米,西10米,北1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南、西、北10米。(3)順成橋。保護范圍:東3米,南6米……[詳細] |
仕川農(nóng)民暴-動-舊址位于旌德縣俞村鎮(zhèn)仕川村,時代為民國,類別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6年,仕川農(nóng)民暴-動-舊址被宣城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