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會澤縣古城街道堂瑯社區(qū)曉眾村金鐘山頂部。建筑依山勢起伏而建,以牌樓、魁閣、戲臺、過廳、正殿為主體建筑,東西廂房、東西耳房、回廊為附屬建筑組成群。分布面積5743.9平方米,占地面積1609.25平方米。牌樓,重檐斗式木石結(jié)構(gòu)建筑。坐西南向東北。通面闊9米、進深2.68米,明間檐高6.35米。正面重檐之間正中懸掛從右至左橫書“登峰造極”匾額,背面懸掛“珠星朗耀”匾額。牌樓飛檐翹角,因所處位置地勢險要,更顯雄奇壯觀。魁閣,重檐歇山頂穿斗閣樓式土木結(jié)構(gòu)建筑。坐西向東。3開間,通面闊13.9米。閣樓前檐二重,明間大門上方懸掛木牌“文昌宮”3字。后檐三重,屋面后坡較長;屋檐低矮,前檐較短,后檐較高,……[詳細] |
會澤文廟位于會澤縣古城街道堂瑯社區(qū)靈璧路會澤縣第一中學校內(nèi)。建筑群坐南向北,原建筑沿中軸線由北向南依次排列有照壁、泮池、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崇圣祠。大成殿前兩側(cè)有東、西兩廡,欞星門前東面有名宦祠、西面有鄉(xiāng)賢祠。文廟建筑群中軸線以東,依次建有大門、明倫堂、儀門及學署(黌學);以西,依次建有照壁、大門、魁星閣、文昌閣、圣父閣。20世紀70年代“文革-”中,文廟歷經(jīng)數(shù)次浩劫,大部分建筑被拆毀,F(xiàn)存建筑主要有大成殿、東西兩廡、崇圣祠、文昌閣、魁星閣,占地面積48667平方米,建筑面積3436.5平方米。大成殿,單檐歇山頂穿斗與抬梁式混合土木結(jié)構(gòu)。5開間,通面闊22.05米、進深10.1米、北面出廊……[詳細] |
俗稱白霧文廟,位于會澤縣娜姑鎮(zhèn)白霧街中段。建筑臨街而建,坐東北向西南,沿中軸線依次由門樓、魁樓、東西耳房、東西廂房、大殿、東西配殿,石獅、碑刻等組成建筑群?偡植济娣e1991.4平方米,占地面積1550.35平方米。建筑群為三進院落,布局嚴謹,間隔合理,錯落有致。因大殿內(nèi)原供奉關(guān)公、文昌帝君塑像及孔子牌位,故名三圣宮。門樓,單檐硬山頂抬梁式土木結(jié)構(gòu)建筑。3開間,通面闊12.7米、進深10.5米。前檐下置斗拱挑檐,斗拱為一斗三升;屋面為青瓦覆蓋,明間為通道。進入門樓通道過天井即是牌坊,現(xiàn)已無存。魁樓,建于二進院內(nèi)9級臺基上。重檐歇山頂閣樓式土木結(jié)構(gòu)建筑,一底一樓?龢堑讓映收叫。3開間,通面闊……[詳細] |
鐘屏街大佛寺位于會澤縣金鐘街道鐘屏街483號。建筑坐南向北,分別由門樓、天王殿、東西廂房、觀音殿、東西兩廡、后殿(大雄寶殿)及水井組成3進院落布局的建筑群。占地面積2708.55平方米。門樓,重檐歇山頂穿斗與抬梁混合式土木結(jié)構(gòu)。3開間,通面闊10.8米、進深6.4米。明間一樓設(shè)通道。天王殿,單檐歇山頂抬梁式土木結(jié)構(gòu)。3開間,通面闊13.75米、進深10.5米。前檐及門窗飾彩繪。東西廂房,單檐硬山頂穿斗式土木結(jié)構(gòu)。3開間,通面闊13.4米、進深6米、出廊1.5米。觀音殿,單檐硬山頂抬梁式土木結(jié)構(gòu)。3開間,通面闊13.5米、進深10.6米。東西兩廡,單檐硬山頂穿斗式土木結(jié)構(gòu)。3開間,通面闊12.1……[詳細] |
又名牛家祠堂。位于會澤縣金鐘街道金鐘社區(qū)第六村民小組(鐘屏街483號)。建筑坐南向北,由圍墻、花池、照壁、東西廂房、過廳、東西書房、正殿組成三進院落,占地面積1723.9平方米;ǔ,呈半圓形。池深2米,直徑12米,占地面積113平方米。照壁,單檐硬山頂結(jié)構(gòu)。全長21.6米。用青磚砌成,青瓦鑲嵌成梅花瓣圖案,兩邊為圓形卷洞門。東西廂房,各3開間,通面闊均為12米、進深4.2米。過廳,硬山頂抬梁式土木石結(jié)構(gòu)。3開間,通面闊15.6米、進深6.6米。明間設(shè)通道,可進入第三進院。東西書房,各3開間,通面闊均為13.2米、進深5米。正殿,單檐硬山頂抬梁式土木石結(jié)構(gòu)。3開間,通面闊12米、進深7米。建筑……[詳細] |
蒙姑坡銅運古道位于會澤縣娜姑鎮(zhèn)西部的小江口至小田壩村的鹽水河峽谷內(nèi),F(xiàn)存路段為以禮河四級電站至小田壩一段,全長10余千米。古道沿鹽水溝峽谷北岸開鑿,隨山勢盤旋而上,路面寬 2米,坡上轉(zhuǎn)彎危險處達3米。其中石匠房一段古道開鑿在懸?guī)r之上,全為隧道。全長1000米左右、路面寬1.5米、高達2米余,隧道腹部寬達 3米多。為使隧道內(nèi)光線充足,隧道外側(cè)專門開鑿有窗洞,洞口直徑0.5~2米不等。由蒙姑方向進入隧道一端的洞口上方,楷書陰刻“飛云洞”3字,隧道出口一端是數(shù)十米深的山澗,原有鐵索橋飛架相連,現(xiàn)已不存。古道鑿巖穿山,蜿蜒數(shù)里,據(jù)立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的捐資新修蒙姑坡橋路碑碑文載:“懸?guī)r不可![詳細] |
鐘屏街火神廟位于會澤縣金鐘街道金鐘社區(qū)第六村民小組內(nèi)(鐘屏路483號)。建筑坐南向北,由前殿、東西廂房、后殿及水井組成,占地面積1277.2平方米。前殿,單檐歇山頂穿斗式土木結(jié)構(gòu)。3開間,通面闊12.9米,進深7米。東西廂房,單檐硬山頂穿斗式土木結(jié)構(gòu)。5開間,通面闊21.6米、進深5.4、出廊1.3米。后殿,單檐歇山頂穿斗式土木結(jié)構(gòu)建筑。3開間,通面闊12.5米、進深11.75米。墻頭置磚雕裝飾,檐下置斗拱3層;鹕駨R用于供奉火神,屬行業(yè)寺廟;鹕駨R始建于清乾隆年間,為東川爐頭集資修建。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建筑由會澤縣土產(chǎn)公司使用。2000年后,大門、西廂房被毀。2003年,由大……[詳細] |
唐繼堯故居整座宅院坐南朝北,分前后兩院,大門迎東,是一座小型的封閉式的四合院建筑群落,屬會澤典型的清代中晚期民居建筑風格,前院有正堂三間、對廳、書房及馬房,后院有倉房可裝谷物,還有廚房,院中有一口井,井中的泉水清澈見底。前后兩院共有房屋十四間,整座故居的院落保存基本完好。與會澤眾多精美宏偉的民宅相比,唐繼堯故居略顯簡陋,這是因為唐繼堯的家境在當時的會澤屬中等人家。在這里,你可以一邊感慨他一生傳奇經(jīng)歷和他故居的普通平凡,一邊尋覓他遺留會澤的痕跡。前院為花園,東西寬12.4米、南北長31.4米。靠左側(cè)建有1間馬房(已被拆除)。花園中間設(shè)1條寬約2米的走道直通繡樓,為住戶休息、賞花、做針線活的地方![詳細] |
水城古墓群位于會澤縣城北約 4000米處水城村大樹山東坡和公雞梁子南坡兩山之間山腰以下的緩坡地帶。墓群西至紅九軍團水城擴紅遺址,東至水城小學,北至公雞山采石場,南至水城村 5、6、7組村落北部。東西長約1200米、南北寬300~500米,面積約50萬平方米。其中,在墓地西部分布有零星的墓葬,而在中、東部墓葬分布相對集中,為墓地的主要埋葬區(qū)。出土器物以陶器為主,另有部分青銅器、鐵器、銀器、鎏金飾品及瑪瑙飾品等。陶器主要有罐、釜、盆、甑、豆、碗、壺、倉、灶、井及房屋模型等,其中寬帶形單耳或雙耳的陶罐、敞口深腹罐、卷沿大平底罐、曲腹碗是地方文化的代表,也是出土陶器的代表;銅器主要有洗、釜、壺、甑、碗……[詳細] |
位于縣城北部江西街中段南側(cè)。亦稱江西廟、江西同鄉(xiāng)會館、豫章會館等。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毀于戰(zhàn)火,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經(jīng)東川、南昌、臨江、瑞川、建昌等五府公議,并由參加公議的五府及九江、南安等共14府捐銀重建。清道光、咸豐及民國年間均作過多次修茸。萬壽宮是會澤縣規(guī)模較大、保存較為完整的會館建筑之一,總占地面積7545.92平方米,建筑面積2594.74平方米。建筑坐北朝南,沿中軸線作縱深布局,為三進兩跨院。建有門樓兼戲臺、正殿、后殿。門樓戲臺為穿斗抬梁混合式歇山頂建筑,前檐開山門,樓層作戲臺,前檐三重,后檐五重,檐下有裝飾性的密集型斗拱挑檐,……[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