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區(qū)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圖云關(guān)舊稱“新天關(guān)”或“圖寧關(guān)”,俗呼“油榨關(guān)”,位于貴陽東南五里的險要驛道上,即今森林公園北大門處。舊時的圖云關(guān),為扼城要隘,高踞城南群山之巔,地勢險要,扼守此地,有“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之勢。關(guān)上奇石崔嵬,玲瓏百態(tài),樹木蔥蘢,涼風習習。此處為驛道要沖,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和游覽地,也是迎送官員、送別親友的地方。不少文人雅士唱和詠贊頗多。圖云關(guān)是黔南首關(guān),是兵家必爭之地。在民國時期,薛岳的部隊駐防于圖云關(guān),在圖云關(guān)上修建了中山公園,并在巖石上刻制了孫中山先生半身浮雕像“總理遺像”作紀念。隨著城市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圖云關(guān)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漸消失,但遺存下來的部分摩崖石刻和一些文人雅士的詩文,無不打上歷史的烙印,讀過之后,昔日的舊貌仿佛就在眼前。這些遺跡和詩句,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shù)價值。1……
[詳細] 王伯群(1885-1944),名文選,字字行,興義下五屯景家屯人,貴州軍閥劉顯世之外甥。年幼時從父學易、書二經(jīng),又學陽明學、四書等。18歲喪父,從貴州姚茫父、熊范輿、徐叔群三人專攻讀《孟子》、《左傳》和數(shù)理學。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王伯群等四人由興義縣首批以公費選送日本留學,先入宏文學院政治經(jīng)濟科,后入中央大學,學習政治經(jīng)濟,再入中央研究院深造。在日本與章太炎等加入孫中山領(lǐng)導的同盟會,參與革命活動,并與梁啟超結(jié)識。民國元年(1912)辛亥革命后,王伯群由日本回國,在上海加入章太炎、程德全組織的“中華民國聯(lián)合會”,發(fā)展革命勢力。應章太炎之邀,出任《大共和日報》經(jīng)理,宣傳孫中山革命思想。時梁啟超在京組織進步黨,邀王任干事。民國3年(1914),王伯群在北京參與制定《中華民國約法》。民國9年……
[詳細] 國際援華團醫(yī)療隊舊址位于貴陽市圖云關(guān)北面陸軍醫(yī)院(今368醫(yī)院)上面交叉口處。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英國倫敦醫(yī)療援華會組織醫(yī)務工作者到中國協(xié)助抗日,包括波蘭、羅馬利亞、德國、匈牙利、保加利亞、奧地利、英國、美國和蘇聯(lián)等不同國家的21名醫(yī)生。他們大多是共產(chǎn)黨員,1939年來到中國,隊部設(shè)在圖云關(guān)。曾組織人員到各戰(zhàn)場救援抗戰(zhàn)受傷的將士。其中英籍女醫(yī)生高田宜(中國名)在廣西救援時,因在給將士注射防疫針之前以自己的身體做實驗,不幸中毒犧牲。遺骸安葬在圖云關(guān)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附近的森林中。1985年高田宜墓地被辟為國際援華醫(yī)療隊紀念地。同年11月2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公布該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i幋锝呅撻柛銈呭閺屻倝宕妷锔芥瘎婵炲濮靛銊ф閹捐纾兼繛鍡樺姉閵堟澘顪冮妶鍡樿偁闁搞儯鍔屾禍閬嶆⒑鐟欏嫬鍔ょ痪缁㈠弮瀵娊鏁傞悾宀€鐦堥梻鍌氱墛缁嬫挻鏅堕弮鈧换娑樼暆婵犱線鍋楅梺鍝勭焿缂嶄線銆佸Ο娆炬Щ婵炲瓨绮庨崑銈夊蓟閻斿吋鎯炴い鎰剁到绾锯晠姊虹拠鑼闁哥喐娼欓~蹇撁洪鍕獩婵犵數濮抽懗鍓佹崲娓氣偓濮婃椽宕ㄦ繛妤冩嚀铻為柛鏇ㄥ灡閸嬧晠姊婚崼鐔剁繁闁告艾顑呴…璺ㄦ崉娓氼垰鍓梺褰掓敱濡炶棄顫忓ú顏勫窛濠电姴瀚悾鐢告煟鎼淬垼澹橀柛銏″絻瀹撳嫰鎮峰⿰鍛暭閻㈩垱顨婂畷鎰版偨閻㈢數锛滃┑掳鍊撻懗鍫曞煡婢跺绠鹃悘鐐插€搁埀顒侇殕缁旂喖寮存幊娴滃綊鏌熼悜妯诲暗闁告ḿ鏁诲铏规嫚閳ュ磭浠┑鐘灪鏋い锝呮健濮婄粯鎷呴搹鐟扮闂佸湱枪椤兘骞冮悜钘夌厸闁告侗鍙€閹芥洖鈹戦悙鏉戠仸缂侇喖閰i幃鍧楀焵椤掆偓閳规垿顢欓弬銈勭返闂佺ǹ绻戠粙鎴炴櫏濠德板€曢幊蹇涘煕閹寸偟绠鹃柤濂割杺閸ゆ瑦顨ラ悙瀵稿⒌闁哄矉缍侀、姗€鎮欏ù瀣壕闁割煈鍣崵鏇㈡偣閸ャ劎銈存俊鎻掔墛娣囧﹪顢涘顒佸€┑鐐茬墛濞茬喖寮婚敐鍡樺劅妞ゆ牗绮庢牎闂備胶枪椤戝懐鈧矮鍗抽妴渚€寮崼鐔告闂佽法鍣﹂幏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