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文物古跡介紹
五埠村古民居位于肥城市孫伯鎮(zhèn)五埠村,年代為明至現(xiàn)代。五埠村古民居為泰安市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宋莊清真寺位于肥城市邊院鎮(zhèn)宋莊村,年代為清。宋莊清真寺為泰安市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馮莊岱南書院位于肥城市湖屯鎮(zhèn)馮莊村,年代為清。馮莊岱南書院為泰安市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小店遺址位于肥城市湖屯鎮(zhèn)小店村,年代為漢-唐,為第三批泰安市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護魯山泰山行宮位于肥城市孫伯鎮(zhèn),年代為明、清。2013年10月10日,護魯山泰山行宮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東向北閣位于肥城市邊院鎮(zhèn),年代為明清。2015年6月23日,東向北閣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新城群力放水洞位于肥城市新城街道,年代為1960年。2015年6月23日,新城群力放水洞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小中泉天主教堂位于肥城市湖屯鎮(zhèn),年代為1910年。2015年6月23日,小中泉天主教堂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小泰山玉皇洞石刻位于肥城市湖屯鎮(zhèn)關(guān)王殿村,年代為唐至明。小泰山玉皇洞石刻為泰安市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肥城1030灌渠位于肥城市石橫、湖屯、王瓜店北部山區(qū),年代為1968。肥城1030灌渠為泰安市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關(guān)王殿村小泰山古建筑群位于泰安市肥城市湖屯鎮(zhèn),年代為明至民國。2022年1月,被核定公布為山東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幽棲寺遺址位于泰安市肥城市湖屯鎮(zhèn),年代為宋、清。2022年1月,被核定公布為山東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幽棲寺遺址位于陶山西側(cè),唐經(jīng)幢一座,唐僖宗李儇時佛頂尊勝陀羅尼經(jīng)幢一根,于1977年運往泰安岱廟保存。西配殿內(nèi)尚有陰線刻花紋六棱石柱。殿前鐘樓保存完好,有4根八棱石柱支撐。舊縣志記載:“寺有鐘,其聲可遠聞數(shù)十里,晨鐘為肥邑美景之一�!边z址北數(shù)米處有十幾塊柱礎石埋在原地。其中一根八棱石柱,直徑約0.5米,高4.3米,一面雕鳳凰牡丹圖案,另一面字跡模糊,僅落款“宣和三年”字樣尚可辨認。遺址前數(shù)米“韋馱殿”尚存,主體結(jié)構(gòu)完整,坐南朝北,殿內(nèi)壁畫雖歷經(jīng)滄桑,仍依稀可辨。殿外南墻下部鑲有石碑,上刻菩薩像一尊,左右侍女各2,足登蓮花�?淌車紳M石勒圖案。下方是造像題記,刻文難辨。左右上角,刻有“趙……
[詳細] 曬書城遺址位于泰安市肥城市桃園鎮(zhèn),年代為東周至元。2022年1月,被核定公布為山東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市桃園鎮(zhèn)曬書城村南,有一處歷史悠久的遺址——曬書城。這里北依玉皇山,南鄰東里水庫,泰肥一級公路從遺址北部穿過。遺址南北長約450米,東西寬約550米,面積達24萬平方米,屬于漢魏時期的遺址。傳說中,孔子曾在此地東游列國,雨后不慎將書弄濕,于是在此地曬書。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思想家,人們建祠塑像祀之。此外,孔子曾問禮于老子,因此兩人的祠像也一同祀之,匾額上寫著“曬書城”。清康熙十一年《肥城縣志》將此地列為肥城八大景觀之一,名為“書院秋風”。昔日繁華的曬書城如今僅存遺址。為了恢復歷史風貌,肥城市在原地修復了玉皇閣、曬書城等古跡,并恢復了孔子文廟、曬書臺、大成書院等建筑。這……
[詳細] 小王莊西周遺址位于潮泉鎮(zhèn)小王莊村南100米,為西周遺址,屬市級保護單位。 此遺址為一高臺地,南北長300米,東西寬250米,文化層堆積約0.5~1米。1965年,小王莊的社員在莊東整平土地時挖出了十幾件青銅器,有壺二、鼎二、鬲二、簠二、盤一、匜一、穿帶小壺一、勺二。其中有帶13字銘文的陳侯壺、竊曲紋鼎、象首紋簠、的暌土父鬲、魚龍紋盤、象首紋匜等共13件,還有少量玉器,現(xiàn)存山東省博物館。 這批出土文物送交省文物部門收藏。……
[詳細] 東焦莊遺址,位于肥城市王莊鎮(zhèn)東焦村東。東經(jīng)116°33′、北緯36°03′,為商周時期文化遺址。1994年3月被泰安市政府公布為第一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焦莊遺址長寬各約300米,面積9公頃。遺址文化堆積層2~3米,出土文物有陶鬲足、口沿、深盤豆、短柄豆、罐、紡輪等。村東兩條大溝的溝沿上,每隔10米左右都有一個灰坑,里面含有獸骨頭、陶瓷片等遺物。1988年6月山東省文物普查隊考查后,確定為商周時期文化遺址。1973年,東焦村村民盧兆芳在挖壕取土時,挖掘出一座古墓,出土的文物主要是漢代鐵器一宗,有四個大小不一的鐵鼎、鐵犁、馬鎧、一套鐵鏈子。1991年,東焦村趙德祥兄弟二人,在新宅基地挖樹穴時發(fā)現(xiàn)一處古墓,墓長3米,寬2米,墓頂離地表土約0.4米,從古墓里挖掘出青銅器一宗,主要有四紐蓋鼎、高……
[詳細] 武氏家廟位于肥城市孫伯鎮(zhèn)莊頭村,現(xiàn)僅存大殿,坐北朝南,面闊五間,磚石土木結(jié)構(gòu),硬山頂,前廊式,殿東西兩側(cè)為小室,大脊和垂脊通體雕刻纏枝花卉紋飾,大脊兩端各有一吻,整座建筑雕梁畫棟�!�
[詳細] 肥城金山廟位于肥城市邊院鎮(zhèn),大殿清代特征明顯,為前出廈,三開間,殿內(nèi)正中供奉碧霞元君,東側(cè)為送子娘娘,西側(cè)為斑疹娘娘。大殿大脊有二龍戲珠及鳥獸圖案,殿內(nèi)雕梁畫棟,后墻及兩邊山墻有彩繪壁畫�!�
[詳細] 肥城小泰山古建筑群位于肥城市湖屯鎮(zhèn)王殿村小泰山極頂。有碧霞宮、靈官廟、媧皇殿等建筑組成,主體建筑碧霞宮,由石塊砌成,二開間、雙攢頂、前出廈,廈有四根金柱和四根檐柱支撐,廈檐上有“小洞天”刻石,八根石柱分別刻有楹聯(lián),宮的西間供奉碧霞元君像,東間供奉太上老君騎牛坐像�!�
[詳細] 岱陽觀位于肥城市孫伯鎮(zhèn)孫東村,占地面積3500平方米,三進院落,由門樓、鐘鼓樓、天羅樓、孝堂樓、送子娘娘殿、碧霞元君祠等建筑組成。碧霞元君祠、送子娘娘殿為磚石土木結(jié)構(gòu),其余為石質(zhì)結(jié)構(gòu)。創(chuàng)建于清康熙十年,后又加以重修和擴建�!�
[詳細] 肥城安孫灌渠位于肥城市安莊鎮(zhèn)、孫伯鎮(zhèn),年代為1960年。肥城安孫灌渠為泰安市第五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缂備浇顕ч悧鎾崇暦濠靛牅娌柣顓у亞閹虫捁鐏冮梺鍛婁緱閸樿棄鐣靛澶嬧拺闁告繂瀚峰Σ褰掓倵缁楁稑娲ょ壕褰掓煙閹澘袚闁绘挻鐟╅弻娑滅疀濮橆兛姹楅梺娲诲幖閻倿寮诲☉妯兼殕閻庯綆鍋勯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