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區(qū)文物古跡介紹
明德中學,全名為“雅安私立明德初級中學�!�,位于雅安雨城區(qū)張家山上,是中華基督教浸禮會1917年建的教會學校。1950年雅安解放,明德中學與工職校、師范校、縣中、雅安女中合并為西康省立雅安中學。1917年,中華基督教浸禮會在雅安縣城內正府街(今大南街)建成基督教禮拜堂,隨后在張家山上選址置地籌辦學校。經過五年建設,于1922年建成學校所需各項設施,包括教室、操場、宿舍等。隨后,將之前在城內小北街等處的明德中學部、高小部遷到張家山上,組建為雅安私立明德初級中學。城內小北街仍保留私立明德女子小學,在中大街平安巷保留了明德男子初小。后來男子初小遷到小北街與女子小學合并為明德小學,平安巷就改設為明德幼兒園明德中學的第一任校長是美國人施勉志,他投入全部精力主持建成了明德中學,深受師生的尊敬與愛戴。選址……
[詳細] 雨城茶馬古道(雨城區(qū))1、明代義興茶號遺址、清代永昌茶號遺址、清代孚和茶號遺址、民國天增公茶號遺址保護范圍:以保護標志為中心的400平方米范圍內。2、清代南城門遺址保護范圍:占地范圍外延1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30米。3、清代宋春渡遺址保護范圍:占地范圍外延1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30米。4、清代飛龍崗古道遺址保護范圍:占地范圍外延2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四周外延30米。5、二仙橋保護范圍:占地范圍外延2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30米。6、高橋保護范圍:占地范圍外延1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30米。7、平水橋保護范圍:占地范圍外延1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30米。8、四家村字庫保護范圍:占地范圍外延1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30米。9、……
[詳細] 西康省氣象觀測臺西康時期雅安氣象事業(yè)源于1939年3月創(chuàng)建的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西康三等測候所,1942年5月,更名為中央氣象局雅安測候所。1950年2月雅安解放,測候所有中國人民解放軍雅安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后劃歸西康省軍區(qū),9月改名為雅安氣象站。1952年7月雅安氣象站由靜安寺遷至雅安蒼坪山新村3號軍隊營房內,1953年1月更名為西康軍區(qū)雅安氣象臺,11月更名為西康省雅安專員公署氣象臺。1955年7月改為“西康省氣象觀測臺”。當時西康省僅此一個氣象臺。同年11月西康省氣象觀測臺遷至現(xiàn)址雨城區(qū)環(huán)山路8號雅安市氣象局內。舊建筑“西康省氣象觀測臺”至今保存完好,觀測臺地理位置北緯29°59′,東經103°00′,海拔627.6米,建于1954年,竣工于1955年,為四層磚混結構碉樓式建筑,建筑面……
[詳細] 雅安高頤闕簡介東漢益州太守高頤及其弟高實的墓闕,四川保存最完整、最精美的石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雅安市姚橋鎮(zhèn)漢碑村。高頤闕:gaoyique位于雅安市城市建設新區(qū),成都至雅安高速公路金雞關出口處,雅安漢闕博物館所在地。漢闕是中國古代特有的建筑設施,是漢代宮殿、祠廟和陵墓前一種表示尊嚴的裝飾性建筑,每闕由主闕和子闕組成,一般有闕墓、闕身、闕頂三部分,既是一種古老的建筑藝術,又是一種特殊的石刻珍品,是研究當時歷史文化、建筑、雕塑、美術的重要實體。漢時,官至年俸2000石以上者,墓前立闕,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所以,漢闕文化是兩漢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經千年滄桑,用木材制作的城闕、宮闕已蕩然無存,只有宗廟祠堂、墓冢神道兩側的石闕,還部分得以保存,雖然十不存一,但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歷史資料。尤其……
[詳細] 坐落在雅安市縣前街106號的觀音閣,舊名“月心閣”,據(jù)留存的明清碑記載,該廟始建于南朝梁(502-557年),明洪武甲子(1384年)、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間曾培修、改建、擴建。寺廟坐南朝北,為重檐歇山頂抬梁式木結構建筑,全部結構不見釘鉚,工藝十分精湛。舊有三重殿及楔房數(shù)十間�,F(xiàn)存大殿(觀音殿)內有一“龍井”,其水甘洌。1954年9月,原西康省民政廳、文化處將其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1月,雅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占地范圍向北外延100米,向西外延45米,南至蒼坪山,向東外延4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東、西、北外延50米,南與保護范圍重合。……
[詳細] 雅安金鳳寺簡介 金鳳山公園在雅安市城區(qū)旁,以金鳳寺和高頤墓闕為主要景點。金鳳寺始建于唐初,重建和擴建于明清,寺廟掩映在蔥蔥蒼翠之中,環(huán)境幽雅,占地1萬平方米。天王、彌勒、大雄、觀音四殿和羅漢堂建筑規(guī)模宏大,是千年古剎。 寺廟藏有經書500多卷,有名人匾對,屏畫50余幅,唐卡圖及神獸、轉輪等象征“吉祥如意”的裝飾物,是漢藏民族團結和睦的見證。羅漢堂內500羅漢雕塑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四川雅安……
[詳細] 西康省委黨校西康省委黨校舊址位于雅安市雨城區(qū)友誼路58號(現(xiàn)四川省檔案校內),學校于1953年設立于此,之后,1955年為四川省委初級黨校所在地,1963年為四川省檔案館所在地,1987年至今為四川省檔案校所在地。西康省委黨校舊址現(xiàn)有舊建筑11棟,占地面積2819.84平方米,建筑平面布局呈品字形,呈左右中軸對稱,烏瓦青磚,坐落規(guī)直。西康省委黨校舊址是我市保存較好的歷史建筑,對研究近現(xiàn)代建筑具有重要價值。保護范圍:建筑群占地范圍外延5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50米。……
[詳細] 西康省人民委員會辦公廳大樓原名“康樓”, 位于雅安市雨城區(qū)四川農業(yè)大學第一辦公區(qū),建于1951年12月,為西康省人民委員會辦公廳辦公用房。該建筑為兩層磚木結構仿蘇式風格,呈左右中軸對稱,平面規(guī)直,中間高兩邊低,建筑面積為2378平方米,樓內共計50余間房屋。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西康省人委辦公廳大樓舊址(雨城區(qū))保護范圍:占地范圍向東北外延10米,其余各方外延2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30米。……
[詳細] 楊家大院建筑群年代:清2019年,楊家大院建筑群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陳家山石牌坊年代:清2019年,陳家山石牌坊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袁學貞農田,西至楊元旗農田,南至楊世林農田,北至楊世廣農田。面積1.56公頃。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100米。東、北至韓光全農田,西至楊元福農田,南至劉素芳、楊世林農田。面積9.12公頃�!�
[詳細] 節(jié)孝總坊年代:清2019年,節(jié)孝總坊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柯培得舊居位于中國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qū)張家山路10號,鄰近明德中學,建于1913年,為美國傳教士柯培得的住宅。后劉文輝亦曾在此居住,故又稱劉公館。柯培得舊居(雨城區(qū))保護范圍:占地范圍向東北外延80米,向東南外延100米,向西北外延至上山公路,向西南外延5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50米。……
[詳細] 韓家大院(雨城區(qū))保護范圍:占地范圍向東、北外延至石礫崗山腳,向西面外延至王成玉、黃體仁農田。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100米至黃茅溪和老墳塋山腳�!�
[詳細] 石牌坊(雨城區(qū))保護范圍:東至袁學貞農田,西至楊元旗農田,南至楊世林農田,北至楊世廣農田。面積1.56公頃。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100米。東、北至韓光全農田,西至楊元福農田,南至劉素芳、楊世林農田。面積9.12公頃�!�
[詳細] 白馬泉始建于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沼封泉池為“淵澤侯”,被奉為神泉。泉底巨石上鐫刻龍馬浮雕和臨水石刻“龍洞”二字。該泉四季恒溫14℃,泉水涌潮無定期,有時一日數(shù)潮,或數(shù)日不潮,泉涌時水盈滿潭,退潮時清澈見底,潮起時呼呼有聲,潮落時似馬蹄著地“得得”有聲。潮起潮落,泉涌為虹吸地質現(xiàn)象所致,是我國獨具特色的間隙泉。白馬泉及石刻(天宮院遺址)(雨城區(qū))保護范圍:東至公路,西至永寧橋,南至停車場,北至清風亭外100米。面積2.7公頃。建設控制地帶:東至山頂,西至噴珠泉外30米,南至趙新全住宅,北至后山頂,面積5.2公頃�!�
[詳細]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鍤勯柤鍝ユ暩娴犳氨绱撻崒娆愮グ妞ゆ泦鍥ㄥ亱闁规儳纾弳锔界節闂堟稓澧旀繛宀婁邯閺岋綁顢樿娴滅偤鏌熼搹顐e磩闁诲繐鍟村娲川婵犱胶绻侀梺鍛娗瑰Λ鍕偩闂堟侗鍚嬪璺侯儌閹锋椽姊洪崨濠勭畵閻庢艾鍢插嵄鐟滅増甯楅崐鐢电磼濡や胶鈽夋繛灞傚€楁竟鏇°亹閹烘挾鍘甸梺璇″灡濠㈡ǹ顣块梻浣虹帛閹稿鎮烽埡鍛摕婵炴垶绮庨悿鈧┑顔斤供閸忔稑效濡ゅ懏鈷戞繛鑼额嚙楠炴牠鏌i鐐测偓鍨嚕鐠囨祴妲堟俊顖氬悑濞堟洟鏌f惔顖滅У闁稿瀚伴、鏃堟晸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