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海口鎮(zhèn) | 隸屬:澄江市 |
區(qū)劃代碼:530422105 | 代碼前6位:530422 |
行政區(qū)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qū):西南地區(qū) |
行政級別:鎮(zhèn) | 車牌代碼:云F |
長途區(qū)號:0877 | 郵政編碼:652500 |
人口數(shù)量:約9240人 | |
下轄地區(qū):1個社區(qū)、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谏鐓^(qū) | ~001 | 鎮(zhèn)中心區(qū) | 1950年前屬清平鄉(xiāng);1950年后設(shè)海口鄉(xiāng),屬第三區(qū);1959年改海口管理區(qū),屬松園公社;1961年改海口大隊;1983年改�?卩l(xiāng),屬新村區(qū);1987…[詳細(xì)] |
新村村 | ~202 | 村莊 | 1950年前屬鼎新鄉(xiāng);1950年后屬第三區(qū)松園鄉(xiāng);1958年屬永和管理區(qū);1961年改為新村大隊,屬松園公社;1983年改新村鄉(xiāng),屬新村區(qū);1987年…[詳細(xì)] |
松元村 | ~203 | 村莊 | 因村民委員會原駐地為松子園村,故取名松元。…[詳細(xì)] |
永和村 | ~204 | 村莊 | 1950年前屬鼎新鄉(xiāng);1950年后設(shè)擺依鄉(xiāng),屬第三區(qū);1954年改永和鄉(xiāng)屬第三區(qū);1958改永和管理區(qū),屬松元公社;1961年改永和大隊;1983年改…[詳細(xì)] |
地名由來:
明清朝時期,稱�?阡�,是歷史上撫仙湖唯一的出水口,湖水經(jīng)清水河流入南盤江(古稱地鐵河)而入南海,�?谝蚨妹�。
基本介紹:
�?阪�(zhèn)位于澄江縣東南部,距縣城23公里,東鄰宜良縣,南接華寧縣,西瀕撫仙湖,北接右所、九村鎮(zhèn)。因撫仙湖水由此經(jīng)海口河流入南盤江,故名“海口”。全鎮(zhèn)最低海拔1328米,最高海拔2100米。這里氣候溫和,土地肥沃,自然條件好,適宜農(nóng)作物生長。全鎮(zhèn)面積東西長約20公里,南北寬約8公里,所轄面積為102.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516畝,其中水田1926畝,山地8590畝。全鎮(zhèn)下轄4個村委會,總?cè)丝?0754人,這里居住著漢、彝、苗三種民族。苗族、彝族占全鎮(zhèn)總?cè)丝诘?2.8%。多年來各民族兄弟和睦相處,凝結(jié)了兄弟般的情誼,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每年的農(nóng)歷初三是苗族傳統(tǒng)的“采花山”民俗活動,農(nóng)歷六月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海口鎮(zhèn)境域為清平、鼎新2鄉(xiāng)。
1950年,為第三管理區(qū)。
1959年,成立松元公社。
1960年,歸縣直管。
1961年4月,恢復(fù)松元公社。
1963年8月,�?凇⒕糯�、七江、松元、東山、水和、龍?zhí)?小公社合并為東山公社。
1976年,分為新村、九村2公社。
1983年12月,設(shè)區(qū)建鄉(xiāng)。
1987年7月,新村區(qū)更名�?趨^(qū)。
1988年1月,撤區(qū)建鄉(xiāng)。
1997年10月,撤鄉(xiāng)建鎮(zhèn)。
區(qū)劃: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市·�?阪�(zhèn) |
闂備胶枪缁绘劙宕㈤弽顐ュС妞ゆ帒瀚粻锝夋煙鐎涙ḿ鐭嬬紒顕嗘嫹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濡﹢鏌i悢绋款棆缁绢厸鍋� 闂備胶枪缁绘劗绮旈悜鑺ュ剹婵°倓鑳堕悵鍫曟煟濡も偓閻楀﹪锝為敓锟� 缂傚倸鍊搁崯顖炲垂瑜版帗鍋熸い鏍仜鐟欙箓鏌涢锝囩煂缂佸鎷� 闂備胶鎳撻悺銊╁垂婵傛悶鈧懘鏁傞悾宀€鎳濆┑鐐村灦椤曆囨晸閿燂拷 |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缁狅綁鏌熺€涙ḿ鐭嬬紒顕嗙畵閺屻劌鈽夐搹顐㈩伓 QQ闂備焦瀵ч崘濠氬箯閿燂拷2642104 |